黃金概念股走強,恆邦股份漲停,潮宏基漲超8%,登雲股份、曉程科技、老鋪黃金漲超5%,紫金礦業、曼卡龍、四川黃金漲超4%。
截至收盤,國泰黃金股票ETF、平安黃金股票ETF基金、工銀瑞信黃金股ETF基金、永贏黃金股ETF漲超3%;華安黃金股票ETF、華夏黃金股ETF漲超2.7%;年初至今,黃金股ETF漲超40%。
黃金股ETF作為股票型ETF,主要是投資港A股黃金相關上市公司,指數成分股主要是聚焦金礦股,珠寶零售公司也有少部分參與,成分股構成上,以金礦股為主,比如紫金礦業、山東黃金等;也有在香港上市的熱門零售公司,比如老鋪黃金。
倫敦金現今日盤中一度漲至3377美元/盎司。
黃金成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當地時間週三,歐洲央行發佈重磅報告《歐元的國際地位》。報告中稱,黃金已經超越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這是全球央行資產多元化的標誌之一。 雖然美元依然把持榜首地位,其市場佔有率正在逐年下滑,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持續進行中。 在黃金崛起的同時,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市場份額繼續下降。
歐洲央行表示,僅在2024年,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就下降了2個百分點,儘管歐元份額小幅上漲,日元和加元是最大的贏家。到2024年底,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仍佔46%的市場份額,但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1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價格影響,我國央行已經連續7個月持續增持黃金。根據央行最新數據,5月末我國官方黃金儲備報7383萬盎司(約2296.37噸),環比增加6萬盎司(約1.86噸),為連續第7個月增持黃金。
6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853億美元,較4月末上升36億美元,升幅為0.11%。其中黃金儲備規模為2420億美元,佔外儲總規模比重為7.37%,相比上月小幅下降0.06個百分點。
從變化趨勢來看,2022年以來隨着俄烏衝突等事件爆發,包括我國央行在內的全球大多數央行均增加了對黃金的儲備。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2年四季度以來我國央行購金規模共計331噸,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一。此外波蘭、印度、新加坡央行期間累計購金規模同樣較為靠前,分別為220噸、91噸和66噸。
對於黃金,東北證券表示,短期多空互博的經濟數據,關税的反覆以及背後相關的所謂特朗普TACO交易,所帶來的金價漲跌都只在推動金價繼續降低波動率,中期方向看,關税不確定性+財政赤字擴張+經濟數據滯脹化仍將繼續帶動金價上行。
中金公司研報稱,4月份以來美國關税衝擊超預期,宏觀環境再次發生明顯變化。2025H2我們建議資產配置增加韌性,穩中求進,增配黃金、高股息、中債等安全資產;等待時機增配代表新科技浪潮的成長風格股票。
道明證券指出,作為對中東緊張局勢升級的對沖手段,黃金是在潛在地區動盪中風險較低的避險資產,現將一個月的黃金價格目標定為3650美元/盎司。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