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主營亮點】公司是廣西北部灣港的運營商,港口區域包括防城港區、欽州港區、北海港區。公司運營管理的廣西北部灣港地處華南、西南和東盟經濟圈結合部,是我國沿海24個主要港口之一和“一帶一路”海陸銜接的重要門戶港,是我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公司主營業務形成“一軸兩翼”發展布局,集裝箱業務以欽州港區為中軸,並通過“穿梭巴士”進行欽北防三港區間幹支線集疏,培育區域集裝箱幹線港;散雜貨向防城港區、北海鐵山港區集聚。目前集裝箱業務初步形成集聚效應,已開通內外貿航線44條,其中外貿航線29條,基本實現了東南亞地區主要港口全覆蓋;內貿航線15條,基本實現了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全覆蓋。散雜貨業務已邁入運輸、倉儲、貿易、交割等全供應鏈服務時代,擁有煤炭、礦石、糧食、硫磷、液體化工等專業化碼頭,裝卸作業效率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
02 | 【置入20億港口泊位資產(不予核准)】2017年7月,證監會不予核准公司擬置出資產為所持北海北港及防城北港100%股權;擬置入資產為欽州盛港、北海港興及防城勝港各100%股權。其中,以北海北港100%股權(交易價格6008.55萬元)作價與欽州盛港100%股權(交易價格27950.31萬元)、北海港興100%股權(交易價格26445.92萬元)作價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同時,以防城北港100%股權(交易價格20987.98萬元)作價與防城勝港100%股權(交易價格141144.27萬元)作價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置換後的差額部分(168543.97萬元),由公司分別向北部灣港務集團、防城港務集團以15.11元/股發行1.12億股進行支付。公司擬配套募資上限為168000萬元,用於相關中介費用及置入資產的後續投入。其中,第一項和第二項交易互為前提,不可分割,第三項交易在前兩項交易的基礎上實施。 |
03 | 【控股股東確認擬注入公司碼頭範圍】2016年11月,北部灣港務集團及防城港務集團綜合考慮現狀,經審慎分析擬對前述承諾中擬注入公司的碼頭範圍進行進一步的確認,明確未來擬注入公司的碼頭範圍為廣西北部灣區域內的貨運碼頭,相關在建或未來計劃建設的郵輪、客運碼頭不再注入公司。 |
04 | 【三港合一】北部灣港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結合部,是我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門戶。公司經過重組,現由防城港、欽州港及北海港三個部分組成,是為西南區域第一大港,是連接東盟、服務西部的第一大物流平台,地理位置優越。 |
05 | 【股東追加限售承諾】2016年11月,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和第一大股東防城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關於不減持目前所持有股票的承諾函,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和防城港務集團基於對國家經濟發展前景和對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為了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承諾對其目前所持有的全部北部灣港股票在2017年12月26日前不予減持。 |
06 | 【海上絲路郵輪航線】北部灣—東盟海上絲路郵輪航線獲交通部批准。該航線由公司子公司北部灣郵輪碼頭公司旗下“北部灣之星”號郵輪執行,這是一艘現代化客箱船,總噸位9960噸,高9層,全長135米,寬20.6米,設計載客399人,荷載160個TEU,航速高達18節。全船配置WiFi。“北部灣之星”將彷前輩下南洋郵輪模式,從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始發港北海港出發,沿著海上絲路航線一路南下,途經峴港、芽莊、關丹、雲頂、熱浪島等東南亞古鎮和著名旅遊勝地。北部灣港將成為中國直達東南亞最便捷的郵輪度假航線始發港。 |
07 | 【注入控股股東港口資產】2015年6月,公司完成以22.15元/股向8名特定對象定增不超1.21億股募集27億元,收購防城港興港100%股權(評估值5.42億元)、欽州興港100%股權(評估值1.39億元)、北海興港100%股權(評估值6.88億元)及進行所屬相關泊位的後續建設,剩余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將進一步整合三個港區的泊位資產,年吞吐量將超過1.2億噸,營業收入超過40億元,成為西部港口群中運營規模最大的港口之一。防城港興港擁有防城港域403-405號泊位,分別為2個7萬噸級多用途泊位(水工按10萬噸級集裝箱船設計)和1個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設計年吞吐量為集裝箱45萬TEU、件雜貨及重件310萬噸;欽州興港擁有欽州港大欖坪5號泊位,為1個7萬噸級多用途泊位(水工按10萬噸級預留),設計年貨物吞吐能力為集裝箱15萬TEU、件雜貨50萬噸、金屬及非金屬礦石16萬噸;北海興港擁有鐵山港域3-4號泊位,為2個10萬噸級(水工預留15萬噸級)通用泊位,設計年貨物吞吐能力為600萬噸。 |
08 | 【中西南與東盟物聯網絡】公司加強貨源組織,堅持“貨源腹地無限化”的理念,努力鞏固傳統市場、培育潛在市場、開拓新的市場,重點挖潛中南、西南新貨源,深入非傳統腹地開拓新貨源,繼續深挖東盟國家新貨源,推進北部灣港與東盟港口互聯互通、北部灣港與中南西南互聯互通,北部灣港與長三角環渤海灣等北方港口互聯互通,構建中西南與東盟物聯網絡,努力實現港口吞吐量保穩保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