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發表報告指,中美貿易談判取得超預期成果。5月12日,美國與中國宣布暫停90天加徵關稅,將美國對中國出口的有效關稅率從107%降至39%,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關稅率從144%降至30%。
該行指,關稅緊張局勢緩解引發全球預測修訂。對美國2025年第四季度實際GDP按年增長預測從0.5%上調至1%。同時預期美聯儲政策利率下調時間推遲,從7月延至12月。未來12個月衰退概率從45%降至35%。標準普爾500指數2025年和2026年每股盈利增長預測從3%和6%上調至7%,指數目標從5,700和6,200點上調至5,900和6,500點。
中國方面,高盛對2025年和2026年實際GDP增長預測分別從4%和3.5%上調至4.6%和3.8%。2025年出口量增長預測從-5%上調至0%。2025年和2026年擴大財政赤字預測分別從13.5%和14%下調至13%和13.5%。MSCI中國指數指數2025年和2026年盈利增長預測從6%和7%上調至9%,12個月目標由78上調至84。
高盛將2025/26年亞太區(MXAPJ)盈利增長預測分別上調2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至9%/9%,主要受惠於中國及美國相關市場的宏觀增長預期改善,以及沙特阿拉伯對美國企業6,00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資對台灣和南韓的支撐,儘管美元走弱帶來部分抵消影響。高盛對2026年每股盈利的預測仍比共識低2%至3%。對於個別市場的調整包括:中國累計上調5個百分點,香港、台灣和南韓上調4個百分點,日本和中國A股上調3個百分點,澳洲、泰國和新加坡上調1個百分點。
高盛現預計MSCI亞太(除日本外)指數在未來3個月和12個月的回報將適度提高,以美元價格計算分別為0%和8%,對應MXAPJ目標點位610和660(此前為570和620),主要受惠於盈利增長改善、從上次預測(2026年3月至6月)以來累積的盈利,以及目標市盈率(P/E)小幅上調至13.4倍(此前為13.3倍,略低於該行宏觀模型公平價值13.6倍),這得益於政策風險降低。更樂觀的關稅背景表明未來三個月回報將持平,而非下跌,但上行空間可能受限於關稅最終水平的不確定性、政策不確定性對經濟影響的程度,以及股市自4月初低點的急劇反彈。在12個月視角下,鑑於估值已恢復至中間範圍並相對宏觀背景處於公平價值,盈利增長將成為回報的主要驅動因素。然而,區域市場間估值的廣泛差異表明區域內存在不同的回報機會,並突顯該行持續強調alpha而非beta的策略。(ha/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