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環球股市震盪,港股於上周五清明節假期休市,表現更為慘烈,恆指跌逾3,000點,跌幅超過13.00%,實跌3,021點,創歷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大市成交金額約6,209億港元,為歷來單日新高。於3,130隻個股、單位信託及ETF當中,有2,344隻見跌,佔比近3/4,更中跌逾7%有1,676隻,佔2,344隻下跌股份及基金逾71.5%。周一恆指最終收報19,828點,自1月24日以來首度收低於20,000點。而今年1月14日視為這次升浪開端,前一天恆指收報18,874點,為去年9月24日以來惟一收低於19,000點的日子。
上證若失守三千點本月降準機會大
19,000點是超過半年低,故此認為有大支持。另可留意上證指數今日收報3,096點,而從去年9月26日以來均收高於3,000點,認為若失守收市,本月人民銀行宣佈降準機會大,令恆指守住19,000點條件大增。不過恆指要守19,000點,前提是中國剛宣佈的反制措施,沒有惹來特朗普的反擊;不然港股仍要捱沽。事實上,參考上周五恆指ADR折合收低於21,500點,周一恆指則開於20,730點,再低近800點,相信是在反映今早開市前美股道指期貨再跌逾千點因素。隨著日內美股期貨跌幅持續擴大,拖累恆指收市位較20,730點進一步低逾900點。
夜期重上二萬點之上緩解悲觀情緒
筆者於周一上午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當時恆指跌逾2,000點,是否已全面反映美國新實施的「對等關稅」影響。當時表示觀乎今年2月4至6日三個交易日恆指收市位介乎20,597至20,891點,未來兩天收市位若於此範圍內,才可確認此因素於港股已被消化。從開報20,730點,處於上述範圍內,到最終跌幅擴大逾900點,收報19,828點,較範圍的下限20,597點低近770點,誠然差距並不小;但暫不宜斷言於本週結束前無力重上20,597點或以上,皆因截至晚上8:00,夜期升逾260點,重上20,000點之上。
反制若遭反擊恆指恐要失守萬九關
至於4月3日恆指低見22,638點,相對4月7日高見21,047點,出現接近1,600點的下跌裂口,更何況21,047點較同日收報19,828點高出超過1,200點,要回補裂口經已不容易,認為本月能成功回補此裂口機會甚小。後市至少見連續兩個交易日恆指收高於20,900點,方可稍為對後市感樂觀;目前則要留心上周六 (4月5日) 「對等關稅」實施後,中國隨即宣佈一系列反制措施,回顧2018年貿易戰,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作出反擊。故此就算本週最終恆指能重上20,600點或以上,倘若如今反制卻惹來特朗普反擊,恆指仍有可能落到19,000點以下。
對於已持貨投資者,若於周一開市時未及於20,900點或以上減持,除非19,000點也失守,否則可按兵不動,待重上20,600至20,900點之間再考慮減持1/3或以上持貨。後續若見重上20,900點或以上收市,則可進一步等恆指達到21,200至21,800點之間才再作減持。另對於有意進場或加倉投資者,可考慮分段入市,安排3至4注為佳,恆指現於19,500至20,000點之間可入第1注。後續見恆指重上20,000點之上收市也不宜高興得太早,為防「假升」,謹慎者只宜在恆指收高於20,500點後再加注;進取者考慮在20,000至20,500之間入第2注前,亦宜先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