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巨震之際,ETF資金逆勢買入。
73.83億元資金昨日淨流入股票型ETF。昨日,中証1000ETF吸金26.56億元,滬深300ETF淨流入17.18億元;化工ETF、上證50ETF、中証A500ETF淨流入超5億元。
這周市場出現情緒波動,招商證券在策略報告指出牛市進入第二階段:
1.目前來看,指數自今年7月站上了扭虧阻力位後,已經形成了增量資金正反饋機制,進入了經典意義上的牛市第二階段。
2.經典的牛市第二階段中出現調整的概率仍不小。從歷史上牛市第二階段調整的歷史經驗來看,我們可以分析,在牛市第二階段調整的特徵,最常見的調整模式:
第一,調整2-3個交易日,跌幅在3-5%之間,結束調整;
第二,單日跌幅3-5%之間,結束調整;在增量資金正反饋尚未打破之前,持續下跌超過4個交易日都是小概率事件。
反過來,如果下跌超過4個交易日,就要審視牛市階段II是否可能結束了。
3.第二階段結束的標誌,往往是政策的轉變,可能是針對資本市場快速上漲的降温措施,也可能是寬鬆政策的邊際收斂,例如2007年530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2015年5月對於融資融券規範監管和對於場外配資的規範;2010年4月對房地產政策的收緊,貨幣政策方面央票的重啟發行;2020年7月也出現了貨幣政策邊際收斂,對場外配資等也加大了監管力度。
4.目前來看,並沒有出現對資本市場增量資金機制嚴格監管信號,我們仍然可以判斷,增量資金仍在持續進入的過程中。
華安證券認為,支撐本輪趨勢性上漲行情的核心驅動力並未發生根本性轉變:
一是決策層對資本市場的重視態度不變。決策層對資本市場要求從“穩定活躍”到“鞏固回穩向好勢頭”層層遞進,重視程度空前提升,這為微觀流動性持續流入和市場主體交投活躍提供重要安全墊。
二是微觀流動性持續流入趨勢未變,潛在空間仍然充足。“資產荒”現象仍然突出,A股整體賺錢效應仍然亮眼,銀行降低存款利率、外資持續看好中國資產、股債蹺蹺板持續顯現等,微觀流動性持續流入股市的趨勢仍未結束。
三是積極宏觀和產業政策有望繼續出台。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高,從而打開國內貨幣寬鬆空間。同時消費、投資等內生動能依然待增強,服務消費、房地產等下行壓力較大,政策發力迫切性持續提升。
四是熱點不斷的現象仍然存在,如AI、算力、反內卷、創新藥等以及“十五五”規劃預期,A股交投情緒仍然火熱。
堅定強勢主線的核心地位,聚焦彈性最大的成長科技和業績支撐方向。配置思路上,根據歷史覆盤啟示,在一輪趨勢性上漲行情中,強勢主線彈性最大,即上漲過程中,漲速快、漲幅大,良性調整過程中,同樣跌速快、跌幅大,但一旦市場重回上漲趨勢,強勢主線仍是最亮眼的方向,因此建議堅定強勢主線的核心地位,隨着強勢主線的階段性調整反而提供更好的佈局良機。整體而言,趨勢性上漲行情下,首重彈性,彈性激發通常有三種情形,一是成長科技具備天然高彈性,二是有業績支撐的板塊容易凝聚資金共識,三是有催化劑的板塊。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