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板塊上攻,中核鈦白漲停,新洋豐、博源化工、魯西化工、揚農化工、亞鉀國際、萬華化學漲超4%。
化工行業ETF、化工龍頭ETF、化工ETF、石化ETF、化工50ETF上漲。
石化ETF跟蹤中証石化產業指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萬華化學、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鹽湖股份、中國海油、巨化股份、藏格礦業、華魯恆升、寶丰能源和衛星化學。
化工ETF跟蹤中証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覆蓋化工各個細分領域,其中近5成倉位集中於大市值龍頭股,包括萬華化學、鹽湖股份等,分享強者恆強投資機遇;其餘5成倉位兼顧佈局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氮肥等細分領域龍頭股。
對於化工板塊,德邦證券指出,“反內卷”通過遏制行業低價無序競爭、淘汰落後產能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有望直接推動工業品價格回升,進而對PPI形成有效拉動,同時,CPI也有望通過PPI的成本傳導實現温和上漲。能源化工對PPI傳導作用顯著。能源化工領域在PPI構成中的權重高達25%-30%,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整體工業品通脹水平。當前PPI持續負增長(2025年7月同比-3.6%),能源化工品價格的回升或是本輪提振通脹水平的關鍵抓手之一。行業盈利承壓倒逼反內卷訴求強化。近年來化工行業面臨產品價格走弱和產能利用率下滑的雙重壓力,企業利潤空間持續收窄。2024化工虧損企業佔比已接近1/4,2025H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再降9.0%。在普遍性虧損背景下,通過政策引導淘汰低效產能、遏制低價無序競爭已成為行業共識。供需格局改善與估值彈性空間顯現。從週期視角,本輪化工產能擴張已步入尾聲,行業資本開支、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同比增速分別在2021、2022、2023年出現向下拐點;需求端在政策支持地產企穩、雅下水電工程啟動以及中美關税階段緩和的背景下,有望逐步修復。現階段化工行業PB為2.0,處於近十年底部區間,在反內卷政策大背景下,股價或領先基本面走出週期底部,具備充分的向上彈性空間。
銀河證券研報稱,供給端,近幾年化工行業資本開支及在建產能增速趨於放緩,但預計存量產能及在建產能仍需時間消化。需求端,下半年隨政策刺激效果逐漸顯現、終端產業回暖動能逐步轉強,內需潛力有望充分釋放。看好下半年化工品的結構性機會及行業估值修復空間,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聚焦內需主線,把握成長確定性機會;二是,關注供給側約束,探尋週期彈性機會;三是,賦能新質生產力,新材料國產替代或提速。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