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年內漲超30%,恆生科技指數漲超32%。
港股領漲全球,資金投資港股和海外市場熱情劇增。
10389.94億元資金南下掃貨。超千億資金通過港股通買入阿里巴巴;570億資金買入美團;490億資金建設銀行;超200億資金買入招商銀行、騰訊控股、理想汽車、中國人壽。
今日,阿里巴巴股價創階段新高。消息面上,阿里旗下高德地圖今日宣佈推出全球首個基於用户行為產生的榜單“高德掃街榜”。
高德同時啟動“煙火好店支持計劃”,通過發放超10億元補貼等措施,鼓勵用户到店消費,希望每天能為線下餐飲及其他服務業多帶去1000萬客流。
此外,年內1892億元資金涌入這些“T+0"跟蹤港股的ETF。
年內,港股通互聯網ETF(159792)吸金463億元;超200億資金流入港股通科技30ETF;超百億資金淨流入港股通非銀ETF、香港證券ETF、港股通創新藥ETF 、港股科技50ETF、恆生科技ETF、恆生科技指數ETF。
港A股今年強勢上漲,ETF大放異彩,市場出現多隻翻倍ETF。
今年以來,共有10只ETF漲幅超100%,這些ETF聚焦港股創新藥、恆生創新藥、港股通醫療和恆生生物科技指數。
港股創新藥ETF基金、港股創新藥ETF、港股創新藥50ETF、港股通創新藥ETF年內漲超110%;恆生創新藥ETF、港股創新藥ETF、港股通醫療ETF富國、恆生醫藥ETF、恆生生物科技ETF年內漲超100%。
中泰國際認為,港股近期於高位呈現整固態勢,交投活躍但波幅收窄,整體估值修復至近年高位,隨着前期政策及流動性利好逐步兌現,市場短期進一步估值擴張空間有限。基本面上,中國經濟呈現温和修復態勢,內需逐步築底,出口結構持續優化,民營企業活力有所增強;資金面上,美國就業市場走弱強化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當前利率期貨顯示年底前預計降息三次,疊加南向資金持續積極流入,流動性對港股利好。盈利層面中報季後結構分化顯著,除信息科技、材料及金融板塊盈利預期上修外,多數行業遭遇下修。若缺乏盈利支撐,歷史數據顯示漲勢難以持續,恆生指數26000點水平或有較強阻力,但在24000-24500點具備再吸納的價值。整體來看,市場短期缺乏強勁催化劑,預計維持震盪格局。策略上建議側重個股alpha,關注業績確定性高的科技龍頭、受益產業升級的半導體及AI算力板塊,以及對利率敏感的有色金屬等方向。
華泰證券指出,本輪港股行情中流動性改善固然重要,但基本面預期的回升也起到了重要支撐。盈利的修復一方面來自港股的新經濟板塊如科技、新消費和醫藥等能夠實現超越經濟週期的增長,目前新經濟板塊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披露累計權重已經高達70%;另一方面也因國內政策較去年力度更高,經濟和政策穩定性更強,推動了企業家“動物精神”的迴歸和擴張意願。尤其考慮到港股大市值板塊互聯網因“外賣大戰”導致的業績大幅下修的程度和斜率已經有所放緩,AI行情出現新催化,港股盈利依然對市場起到重要的基本面支撐。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