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發展局建議將紅磡站周邊及海濱用地打造成海濱新地標,而紅磡站和紅磡體育館會完整保留,但建議改善兩者外圍的公共空間、行人連接和交通配套布局等。
發展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研究用地大約24公頃,當中包括約14公頃的土地和約10公頃的水體,局方建議從四方面將用地打造成海濱新地標。
首先建議將紅磡站與周邊發展成為商業及交通樞紐,整合及優化現時散落在紅磡站附近的多項運輸設施,在一小段的梳士巴利道以及前紅隧收費廣場的南行巴士站位置上,構建一個約7300平方米的平台,平台地面層用作重新配置現時紅隧過海巴士轉乘站,並興建上蓋大樓。而目前位於紅磡站以北的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會遷至大樓內紅隧過海巴士轉乘站的上一層。
局方建議提升行人暢達度,優化現有行人連接,包括優化現時由紅磡站前往紅館的有蓋行人通道、加闊及翻新現有兩條分別連接紅磡站至尖東及理工大學的行人天橋,並進行綠化。當局又建議在擬議發展內,建設新的行人連接,包括一條橫跨紅磡繞道的高架有蓋行人天橋,連接紅磡站、紅館以東區域和海濱,市民由紅磡站步行10多分鐘可直達海濱新地標。
另外,發展局建議在前碼頭用地發展具標誌性的綜合娛樂商業設施,提供各種餐飲和「娛樂型零售」體驗;又建議邀請私人機構在前碼頭用地以西的水體建設和營運遊艇停泊設施、並在前碼頭用地以東的水體提供浮台等水上休閒設施。
局方又提出,在海濱發展一座地標性商住兩用大樓;又建議在發展項目內提供合共約6.46萬平方米的零售空間、興建酒店及商業大樓。臨海住宅發展方面,除了建議在混合用途的新地標建築物內提供私人住宅單位外,亦建議在部分臨海地帶作住宅發展,預計可合共提供約1300個私人住宅單位。
發展局表示,項目團隊的目標是在明年下半年開展相關的法定程序,爭取早日分階段開展工程,並在10年之內完成第一期發展,主要包括海濱範圍發展、遊艇停泊設施、公眾水上休閒設施、前碼頭用地上的綜合娛樂商業設施、住宅發展等。 (BC)
#紅磡站海濱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