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國務院新聞辦旗下《中國網》發表評論文章,指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商務部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升級管制既是應對境外組織非法轉移、再出口至敏感領域的必要舉措,也是對美國持續加碼對華打壓的反制策略,又指中國正從「稀土供應者」,向「稀土秩序治理者」轉變。
文章指,美國特朗普政府在與中國進行經貿談判的同時,仍採取各類小動作升級對華打壓,商務部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將適用於含有中國的稀土物項,或使用中國技術的外國生產商,是「借鑑」美國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開始實施的對華出口管制,強調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文章指,稀土走私情況不容忽視,不單數量、金額巨大,且方式隱蔽、鏈條複雜、跨境協同程度高,傳統的申報制度已難以全面應對,現時升級出口管制,既是對不斷翻新的走私手段的制度性回應,亦是維護國家安全、防範戰略資源外流的必要舉措施,同時亦有助減少無序競爭和低價傾銷,使企業將重心從「搶配額、拼低價」,轉向「重研發、提質量」,形成更加公平、穩定、健康的競爭生態。中國將稀土出口納入法治化軌道,建立原產地追蹤體系,完善國際稀土貿易規則。
文章指,部分外國企業曾將原產於中國的稀土物項,轉用於軍事領域,不單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亦違反防擴散國際義務。中國升級出口管制,有助穩定稀土的全球供給、避免其被軍事化利用,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強調對於合規企業,中國設置了許可便利和人道主義豁免,以保證政策的平衡與可預期。
(ST)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