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美國宣布自2月4日起對來自加拿大(能源進口加徵10%)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並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稅,其中後者據稱與芬太尼管控有關。美國從這三個國家的進口總額約佔美國商品進口總額的45%和美國 GDP 的5%。加拿大政府也宣布對價值15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墨西哥也誓言採取報復措施。
瑞銀全球團隊估計,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的關稅,可能導緻美國 GDP 增長下降0.8個百分點,前提是這些關稅持續一段時間,且不會遭到報復,出口商和進口商對成本的吸收有限轉嫁較高成本的一半。
瑞銀估計,這些關稅上調也可能將2025年底美國 PCE 通脹推高0.4個百分點,儘管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匯率如何變動。根據先前的情境分析,對中國額外加徵10%的關稅可能會對美國 GDP 造成另外0.1-0.2個百分點的拖累。
汪濤估計,若10%的關稅上調持續下去,將導致中國出口下降,投資和消費減弱,進而對中國 GDP 增長造成0.3-0.4個百分點的拖累。關稅導致的美國和北美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對中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額外的下行壓力。出口衝擊也可能對中國的通脹產生負面影響,大概為0.2個百分點。這些估計是基於2018-19年美國前幾輪關稅上調的經驗和該行先前的情境分析,中國採取的報復措施非常有限。該行相信中國不會針對10%的關稅上調立即採取反制措施,而會保持談判與合作的大門敞開。
瑞銀不會修改對中國2025年 GDP 增長4%的基準預測,該預測包含一個假設,即美國將在2025年第三季對中國四分之一的出口產品徵收60%的關稅,並在2026年對更多商品徵收關稅。特朗普政府正在徹底審查其貿易政策,並可能考慮採取進一步的關稅行動。因此,儘管季度增長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由於美國可能會徵收額外的關稅以及中國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該行維持2025年4%的增長預測。
特朗普就職後,由於沒有立即上調關稅,人民幣在1月底出現升值,此次上調關稅可能將給人民幣帶來新的貶值壓力。瑞銀認為美元將保持強勢或進一步走強,且中國出口產品關稅可能進一步上調,該行維持2025年底美元兌人民幣7.6的預測。該行仍認為,中國不太可能主動利用人民幣貶值來應對關稅上調,但出於金融穩定的考慮,中國將盡力減少和減緩人民幣貶值的步伐。
中國對此次關稅上調的初步反應或許能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該行相信,中國將保持談判與合作的大門敞開,而不是立即採取報復行動。中國的戰略可能會因進一步加徵關稅而改變,而美國可能會在4 月1日完成貿易政策審查後不久加徵關稅。正如該行早前所指,中國年內推出額外相當於佔 GDP 2%的支援政策來刺激國內需求,其他政策支持將於2025年3月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布。 (BC)
#瑞銀 #美國 #特朗普 #中國 #關稅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