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基金
外匯、加密貨幣
滬、深港通
港股
 
 
 
 
 
 
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海西新藥衝擊IPO,用仿製藥養創新藥,銷售費用率較高
近期,又有一家來自福建的創新藥企衝擊港股IPO。格隆匯獲悉,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西新藥)遞表港交所,由華泰國際、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與其他創新藥企業以18A章規則尋求港股上市的情...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海西新藥衝擊IPO,用仿製藥養創新藥,銷售費用率較高
格隆匯新聞
推薦
0
利好
0
利淡
1
 
 

近期,又有一家來自福建的創新藥企衝擊港股IPO。

格隆匯獲悉,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西新藥)遞表港交所,由華泰國際、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與其他創新藥企業以18A章規則尋求港股上市的情況不同,海西新藥已有14款仿製藥獲批上市,並實現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海西新藥並非首次衝擊IPO。2022年11月,公司與海通證券訂立輔導協議,並向證監會提交上市輔導備案。

不過,後續考慮到港交所可提供一個接觸國際資本的平台,海西新藥放棄了A股上市,轉而擁抱港交所。

2025年1月3日,海西新藥第一次遞表港交所,因六個月後自動失效未完成上市進程,於不久前第二次遞表。

01

貝達藥業前員工創業,估值約19.48億元

海西新藥的起源可追溯至2012年3月,當時康心汕博士及其配偶FengYan女士在國有股東的支持下創立了公司。

2022年11月,海西新藥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

截至2025年7月28日,康心汕博士、FengYan女士及泰瑞和投資共同構成公司的一組控股股東。

目前,上述控股股東合計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1.17%。

公司的主要投資機構包括展鴻達投資、金東石管理、華鑫悅投資、鴻石投資、中天匯富、鴻磐投資、匯富創景等。

在2022年7月的增資中,海西新藥的估值約19.48億元。

康心汕博士今年54歲,為共同創辦人、執行董事、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先後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化學學士學位、普林斯頓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康博士在製藥行業擁有超過26年的經驗。他曾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任職,主要負責藥物化學和分子設計的研究,後在PTC Therapeutics,Inc.(PTCT)擔任計算科學家,在貝達藥業(300558.SZ))擔任首席藥學家等職務。

FengYan女士今年50歲,目前任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Feng女士先後獲得蘭州大學生物化學學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碩士學位。

FengYan此前曾在麥克馬斯特大學擔任實驗室總監,後在耶魯大學醫學院擔任研究經理,在萊必宜科技任董事長。

02

採用仿製藥+創新藥雙軌模式,在研新藥面臨激烈的競爭

海西新藥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製藥公司,集研發、生產及銷售能力於一體,具備在研創新藥的管線。

公司採用了雙軌模式,包括仿製藥及在研創新藥。

公司已有14款仿製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並建立擁有4款在研創新藥的管線。

仿製藥產品

目前,海西新藥已商業化的產品組合主要包括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炎症疾病的仿製藥;這些治療領域佔2023年中國醫藥銷售總額的25%以上。

在公司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的14款仿製藥當中,有四款入選國家帶量採購(VBP)計劃。

此外,海西新藥還有5款仿製藥處於ANDA階段,主要用於治療癲癇、高血壓、電解質補充、腦功能障礙、外周血循環障礙性疾病、輕度至重度疼痛等領域,預計將於2025年或2026年獲批上市。

同時,公司還有十餘種仿製藥處於早期開發階段。

創新藥在研管線

基於在炎症反應及免疫調節方面的洞察力,海西新藥已建立4款在研創新藥的產品管線,均由內部開發。

公司的創新藥管線包括一款潛在屬同類首款的在研腫瘤藥物、一款潛在用於治療wAMD/DME/RVO的首款口服藥物,以及另外兩款處於臨床前階段,用於治療腫瘤及呼吸系統疾病的創新在研藥物。

在研管線——C019199

C019199為一種靶向CSF-1R/DDR1/VEGFR2的多機制免疫調節劑,具備成為同類首款的潛力。

C019199可調節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TME),並通過選擇性抑制CSF-1R、DDR1及VEGFR2三個靶點,發揮協同抗腫瘤效果。

其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並抑制涉及腫瘤細胞分裂、生長、遷移及侵襲的多條途徑。

海西新藥正在開發C019199作為單藥治療以及與抗PD-1單克隆抗體等藥物治療多種腫瘤疾病的聯合療法。C019199的適應症包括骨肉瘤、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及腱鞘鉅細胞瘤等。

C019199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專門針對骨肉瘤的突破性療法,填補二線及晚期骨肉瘤的治療空白。

2020年7月,C019199獲得國家藥監局的IND批准。截至2025年7月28日,該管線已完成:1、就骨肉瘤及TGCT的Ia期臨床試驗並啟動Ib/II期臨床試驗;2、與抗PD-1單克隆抗體聯合療法治療不同類別實體瘤的I期臨床試驗並啟動II期臨床試驗。

值得注意的是,C019199面臨激烈的競爭。

全球有多家公司正在開發針對實體瘤各自的CSF-1R/DDR1/VEGFR2抑制劑,包括Pimicotinib、Famitinib及Merestinib。

同時,針對相同的適應症,也有多款不同靶點的在研新藥。以骨肉瘤為例,全球骨肉瘤創新藥的在研管線有10餘款,而海西新藥的進度並無優勢。

招股書稱,鑑於CSF-1R/DDR1/VEGFR2抑制劑潛在市場的激烈競爭,即使海西新藥成功完成C019199的開發和商業化,也可能無法有效競爭及獲得重大市場份額。

在研管線——HXP056

HXP056為潛在用於治療眼底病的首款口服藥物,例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AMD)、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及視網膜靜脈閉塞(RVO)等。

HXP056為一款口服制劑的新型分子藥,可解決目前療法需要玻璃體注射的重大不足,醫生就診玻璃體注射可能會對患者造成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及不適,導致患者經常不依從,並造成較差的治療效果。

根據灼識諮詢,全球目前尚未有已核准的wAMD藥物治療採用口服制劑,而HXP056有潛力成為此領域中首批口服治療藥物,改善現時玻璃體注射的繁瑣給藥方式。

海西新藥已於2025年6月啟動I期臨床試驗,現階段正積極招募患者,預期將於2025年底完成I期臨床試驗。

03

收入有所增長,仿製藥面臨集採的壓力

過往幾年,已商業化的仿製藥品組合為海西新藥的收入帶來增長。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5月(報告期),公司的收入分別為2.12億元、3.17億元、4.67億元、2.4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898萬元、1.17億元、1.36億元、9021萬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海西新藥的收益主要來自在中國銷售安必力、瑞安妥及海慧通這三款產品。

報告期內,這三款產品的收益佔公司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8.2%、92.9%、82.6%及84%。

其中,海西藥業的海慧通(氨氯地平阿託伐他汀鈣片)在2021年第八批國家集採中以第一順位中標,此後幾年,該產品通過以價換量實現收入的快速增長,2024年銷售收入達1.87億元,市場份額佔比59.3%,位居同類產品首位。

然而,集採帶來的紅利期結束後,公司又將可能面臨較大的壓力。

海西新藥4款國家集採中標產品中,海慧通和瑞安妥的合約將於2025年底到期,安必力合約將於2026年中到期。

未來,若未能續約或中標價大幅下滑,將對營收造成較大的壓力。

海西新藥的銷售團隊有36名員工,以分銷模式為主,分銷商將產品主要分銷給醫院,小部分分銷給藥房。

公司與超過18000家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包括超過5100家三級或二級醫院以及超過22000家藥店)建立了聯繫。

目前,公司的研發團隊由112名研究人員組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總額為1.61億元,遠低於銷售費用總額3.89億元。

截至2025年5月底,海西新藥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625.9萬元,主要是因為公司2024年動用現金購買理財產品,導致當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2.16億元所致。

總體而言,海西新藥採用仿創結合的模式,目前仿製藥部分已經為公司帶來收入和利潤,不過仿製藥未來還將面臨集採的壓力,在研創新藥的競爭格局也並不樂觀。未來,公司能否順利推進研發和銷售,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
關注新聞
 
網站地圖
支援電郵: support@aastocks.com
阿斯達克網絡信息有限公司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
閣下明確同意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風險是由閣下個人承擔。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確保所提供資訊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他責任)。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對資訊不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要約、陳述或保證 (包括但不限於可銷售性及特殊用途合適性的資訊保證) 。

AASTOCKS.com Ltd、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中國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Nasdaq, Inc.、或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不會就任何原因導致的中斷、不準確、錯誤或遺漏或因此而造成的任何損害賠償(不論直接或間接、相應而生、懲罰性或懲戒性)對任何人承擔責任。

AASTOCKS.com Ltd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由於不可抗力的事故或在AASTOCKS.com Ltd不可合理控制的情況下導致的損失或損害,如颱風、暴雨、其他自然災難、政府或有關機構的限制、騷動、戰爭、病毒爆發,網絡故障或電信故障,引致AASTOCKS.com Ltd不能履行協議內的責任或提供服務。

Morningstar 免責聲明:版權所有©2020 Morningstar,Inc。保留所有權利此處包含的資料,數據,分析和意見(“信息”):(1)包含Morningstar及其內容提供者的專營資料; (2)除特別授權外,不得複製或轉載; (3) 不構成投資建議; (4)僅供參考,(5)並未為所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時間性作出保證。Morningstar對於閣下使用任何相關資料而作出的任何有關交易決定、傷害及其它損失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請在使用所有資料前作出核實,並且在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前勿作任何投資決定。 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任何投資項目的價值及所得收入皆可升可跌。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搜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或任何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AASTOCKS.com Limited之信息服務基於「現況」及「現有」的基礎提供,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AASTOCKS.com Limited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漏。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 閣下可自行决定利用本網站的財金教學作學術參考用途,但 AASTOCKS.com Limited不能並不會保證任何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現在或未來的購買或出售評論和訊息會否帶來贏利。過往之表現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AASTOCKS.com Limited不可能作出該保證及用戶不應該作出該假設。

AASTOCKS.com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應用程式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 對於閣下透過本網站/應用程式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AATV是AASTOCKS.com Limited旗下的視頻網站平台。

閣下確認:(i) AATV只為提供資訊,並不為了任何交易目的;(ii) AATV節目內容以及其提供的資料並不構成任何AASTOCKS為售賣任何證券作出招攬、提出要約、意見或推薦,或對任何證劵或投資的收益或是否合適提供法律、稅務、會計、或投資意見或服務;及(iii)AATV並非為任何人士或法律實體在其他司法管轄區或國家使用,而在當地可能因該使用或分發而違反當地法律或法規。

AATV中節目內容中的個人意見和觀點僅供參考及討論,亦並不代表AASTOCKS.com Limited的立場。投資者必須按其本身投資目標及財務狀況自行作出投資決定。AASTOCKS.com Limited不對以下任何情況對閣下或任何人直接或間接負責:(i)AATV的不准確性,錯誤或遺漏,包括但不限於報價和財務數據; (ii)AATV中節目傳輸的延遲,錯誤或中斷; (iii)閣下由AATV中節目內容招致任何損失。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如閣下於本免責聲明更新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即代表閣下同意接受更改後的本免責聲明的約束。

本免責聲明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法律管限。閣下同意接受香港法院的專屬司法管轄權管轄。

本免責聲明的中英原文如有任何岐異,一切以英文原文為準。

更新日期為: 202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