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发表A股策略报告,认为本轮牛市仍有望实现慢牛、长牛,结构上类似2013至2014年叠加2016至2017年,组成先「结构牛」、後「全面牛」的「混合牛市」。
从增量资金的入市节奏视角,每一轮牛市都有显着的增量资金,使得牛市的启动可以脱离基本面、流动性等不同条件的约束。第一、二轮牛市以居民直接开户为主,第三轮牛市依靠杠杆资金渠道、第四轮牛市陆股通为主要渠道,第五轮牛市公募基金为主要渠道。从2025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内地保险资金或发挥主要增量作用。行情进入8月後,融资余额,保险,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被动ETF发行等各项资金数据并未出现大幅提升现象,如居民开户并未出现明显异动,融资余额虽上行并创历史新高,但占流通市值比指标仍处於合意区间,当前主动偏股型基金发行较2022至2024年均值数据仅略显回暖。整体而言,当前阶段主力渠道并未显现,参考此前五轮牛市的经验,这种显着的增量资金数据或更多体现在「牛中」和「牛顶」阶段。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盈利上升基调有望延续至明年 内地互联网、医药、汽车等核心板块盈测获市场上调
该行指,当前科技结构牛背後是市场部分资金对於AI硬件方向「结构性景气」和「强产业趋势」的正向积极反馈,但资金抱团部分大市值AI科技股的背後,需要考虑「一组矛盾」和」两个问题」,即「抱团资金增量多不多」与「抱团板块容量大不大」之间的矛盾。一是青睐参与抱团板块资金的增量性,二是可被抱团方向的股票容量(数量),对比2019至2021年的「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及军工)结构牛,市场的结构性景气方向相对较多,如白酒、电新、电子、军工等,而本轮结构性景气方向相对更少,仅集中在海外算力方向,国产算力方向更多受溢出效应和预期所带动。在一个长牛市的假设下,当前演绎的科技结构性牛市,在增量资金涌入容量较小的板块背景下,强度或好於历史可比阶段,但时间长度占比取决於後续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发行增量情况。
中银证券料A股未来将转入「全面牛」。对比类似的「2012-2015-2017」年完整的宏观经济「U」型修复背景下的市场轮动结构,从科技结构牛转向顺周期蓝筹 牛,从小盘转向龙头大盘风格是可参考的经验。
该行指全面牛(类似2016至2017年):宏观经济改善线索出现後,将进一步扩散至「全面牛」(市)属性的「反内卷」、「消费」等方向。当前仍处於第一阶段,继续建议优先关注科技核心方向。(wl/j)
相关内容《大行》大摩:国庆黄金周前夕A股市场情绪料保持平稳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