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发表报告表示,港股走强代表机构资金活跃,容易带来热点轮动扩散。由於板块差异和投资者结构的差异,导致从短期的角度,港股往往会更反映机构投资者的预期。近期投资者观察到港股走强,这说明去年10月中旬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减仓的过程大概率已经结束,可能带来港股月度或者季度的走强。2025年1月中旬以来外资回流的原因除了季节性资金回流、数据空窗期、中美贸易担心缓和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DeepSeek「横空出世」,让全球投资者开始关注中国互联网资产。
从板块表现来看分化较大,领涨的板块集中在AI产业链相关的TMT。当前外资相比内资偏悲观的情绪已经修复到2020年以来偏乐观的状态。该行认为,3月两会後到4月中,开春後的经济数据、盈利一季报数据开始逐步披露,机构型资金不一定再局限於成长主题,可能开始基於高频盈利数据布局,部分价值板块也有补涨机会。
信达证券指,内地春节之後经济预期可能会发生乐观变化,带来投资机会扩散。季节性规律显示,历年春节後到3月经济高频数据通常偏强,3月「两会」召开也会对经济和政策预期有所提振。今年1月社融数据总量实现「开门红」,体现了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效果,後续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有望逐步显现。该行认为,同时考虑到春节後到3月的资金格局往往不错,如果经济预期发生乐观变化,流动性相对充裕的背景下有利於投资热点继续扩散,部分顺周期、受政策积极影响较大的板块可能受益。该行未来3个月配置建议:人工智能及消费电子(新赛道+成长股中的价值股)>上游周期(产能格局好+前期涨幅和预期低)>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大)>出海(长期逻辑好+美国贸易政策影响低於预期)。
信达证券认为,牛市中风格通常会在震荡期完成切换。在震荡後期,低价股策略(主题行情)容易失效,且牛市期间的震荡期大概率是大小盘风格转变的拐点。当切换完成一段时间後(1-3个月),指数通常会在新风格的带领下开启第二波上涨。该行认为当前可能是牛市第二波上涨的早期,AI、机器人等新逻辑再次表现出弹性。但後续还会面临两会前後博弈性资金离场、4月季报验证的考验。根据历史经验在市场震荡末期,大概率会提前观察到风格转向大盘。
该行认为後续成长风格中可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互联网及消费电子,估值尚未达到历史高位,产业方面也有政策支持,如果能够观察到ROE在稳定的范围内波动,或可以看作成长风格中偏价值的方向进行配置;二是AI等新的产业方向。DeepSeek的出现说明AI的进步速度依然很快,并没有进入瓶颈。如果验证到商业模式落地的临界点,可能成为牛市中新的主线。在此之前或可做波段。(wl/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