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发展局建议将红磡站周边及海滨用地打造成海滨新地标,而红磡站和红磡体育馆会完整保留,但建议改善两者外围的公共空间、行人连接和交通配套布局等。
发展局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指出,研究用地大约24公顷,当中包括约14公顷的土地和约10公顷的水体,局方建议从四方面将用地打造成海滨新地标。
首先建议将红磡站与周边发展成为商业及交通枢纽,整合及优化现时散落在红磡站附近的多项运输设施,在一小段的梳士巴利道以及前红隧收费广场的南行巴士站位置上,构建一个约7300平方米的平台,平台地面层用作重新配置现时红隧过海巴士转乘站,并兴建上盖大楼。而目前位於红磡站以北的露天公共运输交汇处会迁至大楼内红隧过海巴士转乘站的上一层。
局方建议提升行人畅达度,优化现有行人连接,包括优化现时由红磡站前往红馆的有盖行人通道、加阔及翻新现有两条分别连接红磡站至尖东及理工大学的行人天桥,并进行绿化。当局又建议在拟议发展内,建设新的行人连接,包括一条横跨红磡绕道的高架有盖行人天桥,连接红磡站、红馆以东区域和海滨,市民由红磡站步行10多分钟可直达海滨新地标。
另外,发展局建议在前码头用地发展具标志性的综合娱乐商业设施,提供各种餐饮和「娱乐型零售」体验;又建议邀请私人机构在前码头用地以西的水体建设和营运游艇停泊设施、并在前码头用地以东的水体提供浮台等水上休闲设施。
局方又提出,在海滨发展一座地标性商住两用大楼;又建议在发展项目内提供合共约6.46万平方米的零售空间、兴建酒店及商业大楼。临海住宅发展方面,除了建议在混合用途的新地标建筑物内提供私人住宅单位外,亦建议在部分临海地带作住宅发展,预计可合共提供约1300个私人住宅单位。
发展局表示,项目团队的目标是在明年下半年开展相关的法定程序,争取早日分阶段开展工程,并在10年之内完成第一期发展,主要包括海滨范围发展、游艇停泊设施、公众水上休闲设施、前码头用地上的综合娱乐商业设施、住宅发展等。 (BC)
#红磡站海滨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