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拉丁美洲電動車銷量飆升創下紀錄,政府鼓勵與中國品牌平價車款湧入當地是主要原因。
《路透社》報導,中國品牌的崛起在秘魯車市正悄悄改寫競爭格局。儘管特斯拉尚未設立展示廳,比亞迪、吉利、長城等中國電動車已經以特斯拉六成左右的售價,迅速搶佔市場。
秘魯汽車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該國新車銷量 13.5 萬輛,其中混動與電動車雖僅佔小頭,卻以 7256 輛的銷量創下紀錄,年增 44%。
這一成長表現與中國車廠在南美的戰略佈局密不可分。去年啟用的秘魯錢凱港成為關鍵樞紐,這座由中國建造的超級港口將跨太平洋航運時間縮短一半,中遠海運預計年內透過該港向秘魯運送 1.9 萬輛汽車,更在今年 9 月完成首次向智利轉運 250 輛汽車的嘗試。
中國品牌藉此突破物流瓶頸,加速搶佔市場,比亞迪打算今年底前利馬開設第四家經銷店,奇瑞、吉利門市數量均已超過 10 家。祕魯汽車經銷商 Luis Zwiebach 說:「電動車每天能賣兩輛以上!」。
國際能源署指出,去年拉丁美洲 (含墨西哥、中美洲) 電動車普及率翻倍至 4%,智利 9 月電動車佔新車市場 10.6%,巴西 8 月達 9.4%,烏拉圭第三季更飆升至 28%,均創歷史新高。即便貿易壁壘高的阿根廷,電動車銷量也從低基期穩定成長,比亞迪 10 月剛入場迅速佈局。
成功背後,中國車廠的在地化策略功不可沒。多國經銷商表示,中國品牌透過與當地進口商合作,推出符合消費偏好的平價車款,並聯合銀行提供信貸及抽獎活動。
烏拉圭豪華車經銷商 Gonzalo Elgorriaga 直言:「中國人先發制人,動作很猛。」在烏拉圭,比亞迪電動車起價僅 1.9 萬美元,性價比優勢顯著。
錢凱港的繁忙景象更直觀展現了這條「汽車動脈」的活力。中遠海運副經理 Gonzalo Rios 表示,每艘船可載 800 至 1200 輛汽車,7 月秘魯港口到港汽車 3057 輛,較 1 月增長近 3 倍。隨著更多中國車企加入,這條連接亞洲與南美洲的海上通道,正成為中國汽車征服拉丁美洲市場的「加速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