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周四 (2 日) 報導,川普政府正積極推動涉及 30 個產業、數十家企業的交易計畫,範圍涵蓋製藥、半導體、AI 至關鍵礦產等。政府以關稅優惠換取企業配合或要求直接入股,盼將製造業遷回美國、減少對中國依賴,打破數十年不干預私企的傳統。
據六位以上知情人士透露,白宮幾乎每天致電製藥業高層,包括白宮幕僚長 Susie Wiles 及衛生部、商務部官員等。例如禮來 (LLY.US) 被要求生產更多胰島素,輝瑞 (PFE.US) 則需增產暢銷抗癌藥 Ibrance 與降膽固醇藥 Lipitor,阿斯特捷利康 (AZN.US) 被建議在美國設立新總部。
消息人士稱,這些快速推進的交易旨在為美國總統川普在 2026 年中期選舉前贏得政治勝利。
政府主導交易談判
川普周二宣布與輝瑞執行長 Albert Bourla 達成協議,以降低藥價換取進口藥品關稅減免。川普在白宮表示:「美國不再補貼全球其他地區的醫療保健。」
知情人士稱,禮來 9 月宣布兩座新廠時未讓川普出席,隨後接到政府電話質問為何不讓總統親自宣布。禮來發言人表示不知情,並強調「作為美國公司,禮來致力於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能力」。
這項計畫由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主導,包括英特爾 (INTC.US) 10% 股權,以及商務部在新日鐵 149 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X.US) 時取得的「黃金股」等。
2500 億美元融資計畫
川普政府計畫透過國際開發金融公司 (DFC) 監督並資助這項計畫。該機構於川普第一任期 2018 年成立,原本為開發中國家提供低成本融資。
政府 6 月向國會提交的提案,將把 DFC 融資能力從 600 億美元擴增逾四倍至 2500 億美元,並設立股權基金,支持基礎設施、能源、關鍵礦產與供應鏈等「符合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利益」的領域。
此外,政府計畫運用日本根據貿易協定提供的 5500 億美元,為由盧特尼克主導的「美國投資加速器」提供資金。日本須在川普任期結束前提供資金。
三位消息人士向路透透露,商務部投資加速器與 DFC 將取代川普原本計畫但已取消的主權財富基金。
華爾街投入政府交易
盧特尼克已聘請前摩根士丹利 (MS.US) 科技銀行家 Michael Grimes,以及併購律師 David Shapiro 負責部分交易。摩根大通 (JPM.US) 表示,自政府 7 月宣布與稀土礦業公司 MP Materials 交易以來,已接獲逾百通企業客戶來電。
與 MP Materials 的協議成為未來交易範本。五角大廈透過《國防生產法》取得 15% 股權,設定未來關鍵礦產採購底價,並促成蘋果 (AAPL.US) 承諾 5 億美元回收磁鐵長期採購合約。
企業反應兩極
部分企業歡迎此做法,視為取得聯邦資金與政策優惠的機會。
不過,這種對自由市場的深度干預引發了業界與學術界的擔憂。哥倫比亞大學公司法教授 John Coffee 評論道,共和黨政府此舉「比以往任何一屆民主黨政府都更遠離傳統資本主義」。
企業高管也擔憂,政府會直接要求「10% 的公司股份」來換取貸款或補助,且一旦下一屆政府政策轉向,這些商業決策將面臨巨大風險。
三位消息人士稱,政府認為股權投資並非意識形態逆轉,而是降低戰略產業風險、確保納稅人價值與恢復美國製造業就業的務實工具。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