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在經過多次關於關稅構想(行業性、全面性、對等性、是否包含增值稅、分級、逐步實施等)的反覆討論後,美國政府於上週提出了其重塑全球貿易與經濟體系的開局策略:結合全面性與對等性關稅計劃,其規模超出了甚至最強硬派的預期。特別對於亞洲經濟體,該行注意到:(1)對中國的關稅大幅提升至65%,(2)對北亞密切的貿易與地緣政治夥伴(日本、南韓、台灣)施加24%至32%的關稅,(3)在東盟市場(越南、泰國、印尼)與「對等性」原則的最大偏差。該行估計,每股盈利影響最大將會是香港及中國的醫療保健、台灣科技、印度科技及南韓消費品行業。上週晚些時候,在中國於週五進行報復後,市場對廣泛報復的擔憂急劇上升,波動性和衰退定價飆升,美國散戶投資者在全週大量買入後開始賣出。
在這最初的衝擊(以及亞洲市場在週一的追趕)之後,該行認為亞洲可能存在交易上的上行機會。這些發展不僅可能標誌著關稅擔憂的極高點,而且即使關稅本身被談判降低,該地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可能持續。該行看好以下買入機會:(1)印度作為貿易隔絕且目前週期性定位良好的市場。主要行業包括銀行、消費品、電力、水泥、國防、醫院。(2)全面關稅方式使中國股市相對而言「不那麼糟」。主要行業包括互聯網、房地產、科技。(3)新加坡作為貿易避風港,可能因轉運中心的活動增加而受益。然而,除了4月的這種交易反彈外,對美國衰退的日益擔憂以及AI泡沫的持續消退,仍是亞洲股市前景的拖累。(ad/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