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自3月初以來,外國投資者已悄悄撤出630億美元美國股市,高盛表示,最大的賣家在歐洲。儘管其他地區穩步買入,但這種撤資行為令人擔憂。原因何在?因為到2025年,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股市總份額將達到創紀錄的18%。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這種風險敞口,即使稍微逆轉,也可能撼動整個股市的估值。高盛的查韋斯(Daniel Chavez)和他的團隊目前還沒有稱之為恐慌,但他們正在關注。 從歷史上看,自1980年以來,股市曾出現過10次類似的拋售,每次拋售都相當於總市值的0.6%(目前約為3000億美元)。與這些相比,最新一波拋售持續時間更短,也更温和。但時機至關重要。此次拋售恰逢投資者質疑美聯儲的下一步舉措以及人工智能推動的股市反彈是否已經過頭之際。不過,歷史經驗卻給人一種奇特的安慰。過去10次外國投資者拋售美國股票時,有7次市場實際上出現了反彈。特斯拉和英偉達等科技股仍在乘着結構性增長浪潮,即使海外資金撤離,它們也可能繼續吸引本土資本。真正的問題是:此次拋售標誌着更深層次全球股市輪動的開始,還是僅僅是外國資本回歸前的短暫休止?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