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 周四 (23 日) 調降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9 月 30 日) 營收預期,主因部分客戶推遲 AI 伺服器訂單交付時程,導致短期收入遞延。不過,公司維持全年展望不變,並強調 AI 需求依然強勁。
美超微預估,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營收約為 50 億美元,低於先前預測的 60 億至 70 億美元區間,也不及分析師預估的約 65 億美元 (LSEG 與 FactSet 數據)。
消息傳出後,美超微盤前股價下跌約 3%,開盤後延續頹勢挫跌 7.03%,每股暫報 48.81 美元,不過今年以來仍累漲逾七成。
美超微執行長梁見後 (Charles Liang) 表示,延後的訂單將於第二季入帳,公司預期全年業績將彌補第一季的短缺。他指出:「我們看到客戶需求正在加速,美超微在人工智慧 (AI) 市場的市占率持續擴大。」他並特別提到,市場對公司新推出的液冷 AI 伺服器系統 (Liquid-cooled Systems) 反應熱烈。
該公司同時重申 2026 會計年度全年營收預測至少 330 億美元,高於華爾街平均預估的 31.9 億美元,並指出目前已取得超過 120 億美元的新訂單,將於下季交付。美超微強調,這反映 AI 基礎設施需求依舊「極為強勁」。
摩根士丹利 (MS.US) 估計,包括 Alphabet(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Meta(META.US) 、微軟 (MSFT.US) 與 CoreWeave(CRWV.US) 等大型科技公司,今年在 AI 基礎設施的總支出將達 4,000 億美元,顯示 AI 伺服器市場的龐大潛力。
不過,美超微先前曾在監管文件中披露,其財報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可能影響營運結果的準確性與及時性。分析師指出,儘管公司短期營收不如預期,但在生成式 AI 浪潮推動下,其產品線仍具高成長動能。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