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近日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AI 快速發展正將電網推向能源安全核心位置,電網升級作為金屬密集型項目,將顯著拉動金屬需求。目前,AI、新能源、高端製造等新興科技領域正從需求擴張與產業變革兩端,為有色金屬產業注入強勁成長動能。
需求方面,AI 等新技術催生金屬新需求。首先是銅,受供需與宏觀雙重影響,AI 算力用銅及電網老化帶來的基礎建設需求成為主引擎。國際銅研究小組 (ICSG) 預測 2026 年全球精煉銅市場將短缺 15 萬噸。
其次,鋁因輕量特性,在電動車、太陽能及 AI 資料中心散熱系統中應用廣泛,花旗預估 2027 年全球原鋁恐出現 140 萬噸缺口 (佔消費量 2%)。鈷也因為中高端電動車三元電池需求及剛果(金) 出口新政,供需格局可能生變。
稀土永磁方面則受惠於國家戰略調控,供給趨嚴疊加高端裝備、新能源需求擴張,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供給方面,政策加碼支持產業智慧化、高端化轉型。中國 8 部門近日印發《有色金屬產業穩定成長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下稱《方案》) 明確三大方向:開展「AI + 有色金屬」行動,建設產業大模型,首批「智冶大模型」已實現 AI 精準操控生產全鏈;促進高階產品創新,以建立產業大模型,第一批「智冶大模型」已實現 AI 精準操控生產全鏈;促進高階產品創新,攻關超高純金屬、銅合金等功能材料提升與高純金屬應用程式材料。
分析人士表示,《方案》是引導產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和安全發展的藍圖,成效將直接影響中國在全球有色金屬產業格局中的地位,以及相關產業鏈的穩定性與競爭力。
面對由 AI 等新技術驅動的有色金屬革命,投資人有望正迎來長期關注窗口。考慮到產業細分品種眾多及個股波動影響,一般投資人有望可藉助有色金屬 ETF,透過分散化投資力爭取產業整體機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