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社群媒體「Truth Social」宣布,10 月 1 日起將對多項進口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對「所有品牌或專利藥品」課徵 100% 關稅。不過,由於新措施設有豁免條款,且跨國藥廠多已在美設廠或計劃建廠,市場普遍認為實際衝擊有限。
藥品 100% 關稅 豁免條款縮小衝擊
川普在貼文中強調,若藥廠正在美國興建製藥廠,包括「動工」或「建設中」階段,即可豁免新關稅。換言之,只要有建廠行動,進口藥品仍可免除關稅。此舉讓歐洲大型製藥股周五早盤保持穩定,投資人認為多數藥廠已具備美國生產據點或正在擴建。
另一方面,此舉也顯示川普意圖透過關稅迫使製藥產業回流美國,加速建立國內產能,以降低對進口藥品與原料的依賴。
專家觀點:衝擊有限
瑞銀 (UBS) 分析師 Joe Dickinson 指出,由於大型藥廠未來五年已承諾大規模投資,美國生產基地逐步擴張,因此「實際衝擊可能微乎其微」。他並點名阿斯特捷利康 (AstraZeneca)(AZN.US) 、羅氏(Roche)、葛蘭素史克(GSK)、諾華(Novartis) 等巨頭已投入數百億美元資金。
Vontobel 與瑞穗證券的報告也指出,所有主要藥廠皆在美國設廠或宣布擴張計劃,因此影響可能「模糊甚至可以忽略」。瑞穗的醫療分析師 Jared Holz 更直言,總統的言辭雖直接,但實際效果恐「介於模糊與可忽略之間」。
歐亞股市反應分歧
藥品關稅宣布後,歐洲製藥股價基本持穩,但亞洲市場反應較大,日本、南韓、澳洲藥廠股價同步下跌,亞洲股市整體走低。美國期貨盤漲幅則有所收斂,投資人擔憂藥品供應鏈可能受影響,部分藥價恐走高。
彭博經濟研究指出,新加坡與瑞士恐為受衝擊最大的出口國,英國與日本也可能受到波及。不過,由於相關協議仍有緩衝條款,加上大藥廠已有美國基地,實際影響程度仍待觀察。
卡車與家具同步加稅
除了藥品,川普同時宣布對其他產業加徵關稅,包括進口重型卡車 25%、傢俱 30%、廚櫃與浴室盥洗櫃 50%,全面生效日期同為 10 月 1 日。這些商品主要來自歐洲與亞洲國家,關稅措施預料將進一步升高貿易摩擦。
分析認為,川普政府正加速擴張「產品導向」的關稅措施,並以國家安全為由動用《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繞過國會程序。這種作法過去多被用在鋼鐵、鋁等產業,如今擴及民生與醫療產品,代表貿易政策正進一步向多領域蔓延。
政策背景與後續風險
美國商務部早在 4 月已展開藥品進口調查,涵蓋學名藥、專利藥以及原料藥。川普 7 月曾表示最終可能祭出高達 200% 的關稅,但月底與歐盟達成協議,確立對藥品徵收 15% 的對等關稅。此次再推 100% 藥品關稅,顯示川普正以分產業、分產品的方式擴大關稅戰線。
分析人士警告,雖然藥品新關稅影響有限,但川普已暗示後續還將針對半導體、關鍵礦產、機器人與醫療器材展開調查與可能加稅。若全面實施,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恐遠超藥品產業,市場也將持續關注相關風險。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