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周四(24 日)報導,受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超富家族辦公室投資轉趨謹慎。2025 年上半年直接投資案件較去年同期大減 32% 至 375 件,僅 AI 相關企業投資逆勢成長。專家指出,家族辦公室正等待政策明朗化再出手。
Fintrx 獨家提供給《CNBC》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家族辦公室對企業直接投資 375 件,年減 32%。
各產業投資都出現下滑,包括 2024 年和 2025 年最熱門的科技、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領域。只有 AI 相關企業投資逆勢成長,從 55 件增至 71 件。
AI 投資策略轉保守
資誠 (PwC) 美國和全球家族辦公室業務負責人 Jonathan Flack 表示,家族辦公室對 AI 投資更加謹慎,特別是對科技投資較不熟悉的機構,正採取「基礎建設投資策略」,投資 AI 周邊基礎設施。
Flack 說:「他們實際上投資數據中心和支撐 AI 成長所需的硬體資產。」
他指出,醫療投資相對有韌性,受惠於醫療體系需求和 AI 生技新創興起。例如,隨著川普稅收支出法案預期對偏鄉醫療造成壓力,醫療診斷新創具有巨大潛力。
退場放緩影響資金配置
專門為家族辦公室、基金和機構投資人提供諮詢的律師 Vicki Odette 表示,家族辦公室對創投投資變得更挑剔。退場放緩意味著可重新配置的資金減少。
Haynes Boone 合夥人 Odette 說:「我看到更多審查。他們真的在尋找能在短期內看到獲利路徑的交易。」
不過,她的客戶並非完全袖手旁觀。機會主義的家族辦公室對次級基金表現興趣,這類基金因機構投資人尋求流動性而大受歡迎。
海外投資興趣升溫
Flack 預期交易量不會完全復甦,但 2025 年下半年可能小幅上升。他說:「我仍看到家族辦公室有過多未配置資本。我認為接近年底時,他們會想參與一些交易。」
Odette 表示,家族辦公室需要關稅政策更明確,對美國企業投資才會明顯回升。不過,她觀察到家族辦公室最近轉向海外,連國內機構也不例外,預期這種趨勢將持續。
她說:「我們看到的大部分交易真的專注在歐洲和海外。許多家族辦公室建立更多跨境聯合投資,彼此交流尋找美國以外的新獲利來源。」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