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年美國市場受到貿易戰與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出現劇烈波動,但投資人對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熱情絲毫未減,反而持續增溫。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最新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為止,投資者已向美國 ETF 投入了創紀錄的 4,370 億美元,有望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紀錄,顯示 ETF 已成為市場震盪下的熱門選擇。
該報指出,相較於共同基金,ETF 不僅擁有較低的管理費用,還具備更佳的流動性與稅務效率,是使投資人撤出傳統共同基金,轉向 ETF 的主要原因。
雖然這股轉移潮已持續多年,但 2025 年市場劇烈震盪進一步加速這項趨勢,更多投資人選擇透過 ETF 加碼佈局美國資產。
資料機構 VettaFi 研究主管 Todd Rosenbluth 就表示:「投資者將拋售視為買入機會。」
全類型 ETF 皆受惠,S&P 500 ETF 成市場吸金王
投資人投入 ETF 的數千億美元流入了各大基金類別,包括股票型 ETF 與債券型 ETF,也讓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主動式 ETF 獲得關注。
根據《華爾街日報》,目前市場吸金王為先鋒標普 500 ETF(VOO.US) ,今年淨流入金額高達 650 億美元,成功晉升為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 ETF。先鋒標普 500 ETF 去年創下 1160 億美元的年流入紀錄,今年有望於 10 月前再度突破。
先鋒集團投資長 Greg Davis 指出,四月市場動盪期間,先鋒標普 500 ETF 的買賣比率達到了 5 比 1,顯示投資人手握大量現金,伺機進場。
ETF 資產的快速膨脹,也帶動資產管理巨頭如 Vanguard 與貝萊德 (BLK.US) 營收成長。
貝萊德執行長 Larry Fink 表示,美國目前有高達 11 兆美元的資金停留在貨幣市場基金中,一但市場趨穩,這些資金可能大舉轉向股票與債券 ETF,形成龐大資金潮。
短期國債 ETF 受青睞,股票 ETF 仍為主力
除了股票型 ETF,短期美國國債 ETF 亦吸引大量保守型投資人進場。以貝萊德推出的 0 到 3 個月期國債 ETF 為例,今年流入資金近 170 億美元,年化報酬率達 4.7%;道富銀行 (STT.US) 推出的類似 ETF 也躋身吸金榜前十。
儘管保守型產品吸金,但股票型 ETF 仍為主力,包括道富銀行的 S&P 500 指數基金、先鋒集團的全市場與成長型 ETF、景順 (IVZ.US) 的兩檔納斯達克 100 ETF 等皆進入前十名。
主動式 ETF 成長迅速,ETF 市場未來將進一步擴大
此外,摩根大通 (JPM.US) 推出的低波動、高股息主動式 ETF,也受到退休族群青睞,被暱稱為「嬰兒潮世代的糖果」。
根據 Trackinsight 數據,儘管主動式 ETF 僅占整體 ETF 資產不到 10%,卻已吸引約 30% 的資金流入。
富達投資 ETF 部門主管 Greg Friedman 表示,過去 12 至 24 個月來,主動式 ETF 持續獲得穩定買盤,即便面對市場劇烈波動,仍具韌性與吸引力。
《華爾街日報》預計,ETF 市場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許多基金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申請,欲將現有共同基金轉換為 ETF 形式,以更靈活因應市場需求。
SEC 專員 Mark Uyeda 也強調,該議題列為優先審查項目,最快可望於 2025 年底前獲准,預示 ETF 時代進一步來臨。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