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警告,鑑於科技公司高估值及關稅對獲利的預期衝擊,高估值科技巨頭可能面臨高達 50% 的暴跌,半導體、硬體製造商首當其衝。在經濟衰退情況下,預計晶片股可能再下跌至少 20%。
隨著川普堅持推動新一輪關稅戰,美國科技股已淪為最大受害者。
Murphy & Sylvest Wealth Management 市場策略師兼資深財富經理人諾爾特 (Paul Nolte) 表示,「如果出現更疲軟的經濟數據,這種拋售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尚未看到任何談判跡象或這場危機何時結束的信號。」
那斯達克 100 指數上周經歷 2020 年以來最糟單周,過去一個半月科技股表現落後於標普 500 指數所有其他類股。川普的關稅對半導體和硬體製造商等供應鏈依賴海外製造的群體打擊最大。
半導體製造商指數上周下跌 16%,Dell Technologies (DELL.US) 下跌 22%。
Citigroup 分析師丹利 (Christopher Danely) 團隊在上周研究報告中寫道,如果關稅繼續實施即使一個月,半導體供應鏈很可能因不確定性和訂單率降低而「凍結」。在經濟衰退情況下,分析師預期晶片股可能再下跌至少 20%。
由於半導體供應鏈的長度和地理多樣性,關稅影響「幾乎不可能完全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 (AAPL.US) 自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以來已努力使其供應鏈多元化,但這可能無法在本次關稅打擊時發揮保護效果。Rosenblatt 分析師克羅凱特 (Barton Crockett) 估計,iPhone 製造商可能面臨約 400 億美元的關稅相關成本,如果這些成本不轉嫁給客戶,將抹去近三分之一的利潤。
Kurv Investment Management 執行長 Howard Chan 表示,由於關稅和消費者需求可能下降,他可以輕易預見蘋果再下跌 10%。在最壞情況下,如果蘋果無法獲得類似川普先前貿易戰時期的豁免,結果難以預測。
他說:「我們可能面臨一切都出錯的情況,確定這種情況下的底部極其困難。」
即使在那斯達克 100 指數下跌後,該指數的估值仍然高漲。目前本益比為 28 倍,而過去 10 年的平均值為 25 倍。
iCapital 首席投資策略師阿莫洛索 (Anastasia Amoroso) 表示:「科技股理所當然地處於風暴中心。它不僅在進口商品比例方面最易受影響,而且在美國以外地區產生的收入方面也最為暴露。投資人很難將這些因素納入獲利預期和展望,這就是為什麼它應該繼續承受壓力。」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