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GOOG.US) AI 基礎設施負責人告訴員工,為了滿足 AI 服務的需求,公司必須每半年將其運算能力翻倍;執行長皮查伊也表示,2026 年將是「格外緊張的一年」,理由是 AI 競爭加劇,以及滿足雲端與運算需求的壓力。
CNBC 報導,谷歌雲端 (Google Cloud) 副總裁 Amin Vahdat 在 11 月 6 日的全員大會上發表了一份簡報,其中一張投影片中提到,谷歌現在必須每 6 個月將其 AI 算力翻倍,未來 4 到 5 年內實現下一個 1000 倍成長。
Vahdat 在大會中明確表示,「AI 基礎設施競爭是整個 AI 競賽中最關鍵、也最昂貴的部分」。他強調,谷歌的任務不是比誰花得更多,而是要建立更可靠、更高性能、更具擴展性的基礎設施。
這場簡報是在 Alphabet(GOOG.US) 公布優於預期的第三季財報一週後進行。Alphabet 也在今年第二度上調資本支出預測,將區間提高至 910 億至 930 億美元,並預告 2026 年資本支出將「大幅增加」。
同為雲端巨頭的微軟、亞馬遜以及 Meta 也同步調高資本支出指引,四家公司今年合計支出預估將超過 3,800 億美元。
Vahdat 表示,谷歌的任務當然是建構這些基礎設施,但不一定是為了在支出上擊敗競爭對手。「我們會投入大量資金,」他強調真正的目標,是打造出比市場上任何方案都更加可靠、效能更強、且更具擴展性的基礎設施。
他還指出,谷歌的優勢在於,憑藉 DeepMind 的長期研究能力,能夠預測未來 AI 模型形態。同時谷歌也有自研晶片,上週推出第七代 Ironwood 張量處理單元時,該公司稱其能源效率較 2018 年的首代 TPU 提高近 30 倍。
Vahdat 進一步稱,谷歌必須能在「成本幾乎不變,甚至在相同電力與能耗水準下,交付高出 1,000 倍的能力、算力、儲存與網路效能。他坦言,這並不容易,但透過協作與共同設計,「我們一定能做。」
谷歌執行長皮查伊在同場全員大會上表示,受到 AI 競爭加劇,以及雲端與算力需求壓力推升,2026 年將會是格外「緊張」的一年。
皮查伊也回應了內部關於「AI 是否出現泡沫」的提問。隨著投資人開始質疑,未來數年預計投入的數兆美元是否合理,這個話題近來在矽谷與華爾街引發越來越多共鳴與討論。
他重申了過去曾提出的觀點,即投資力度不夠的風險。皮查伊指出,谷歌雲端本季營收年增 34% 至超 150 億美元,但「如果有更多算力,成長本來可以更快」。
皮查伊指出,公司奉行嚴謹的經營方式,基礎業務實力雄厚,資產負債表穩健。「與其他公司相比,我們更有能力承受失敗。」
展望明年,皮查伊告訴員工,「毫無疑問,會有起伏波動。」
他說:「現在是競爭極其激烈的時刻,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我們前方仍有大量艱鉅工作,但我認為,公司在這個關鍵時刻依然處於有利位置。」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