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ORCL.US) 這家曾經保守的資料庫巨頭,近年已借入數百億美元,並將自身命運與人工智慧熱潮緊密綁定,如今正迅速成為信貸市場衡量 AI 風險的重要指標。
近幾個月來,交易員大量湧入甲骨文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原因在於該公司大舉投入與 AI 相關的支出、在一連串相互牽連的交易中扮演核心角色,加上其信用評級相較微軟(Microsoft)或 Alphabet 等同業更弱,使這類合約成為市場對沖、甚至押注 AI 熱潮的首選工具。
ICE Data Services 數據顯示,防範該公司未來五年債務違約的成本已攀升了 2 倍,19 日一度高達每年 1.11 個百分點,換算下來,為每 1,000 萬美元的本金投保,成本僅約為 11.1 萬美元。
巴克萊信貸策略師 Jigar Patel 指出,隨著對 AI 持保留態度的投資人蜂擁而入,甲骨文的 CDS 交易量在截至 11 月 14 日的七週內暴增至約 50 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僅略高於 2 億美元,幾乎是爆發式成長。
TD Securities 自動交易聯席主管 Matt Schrager 表示:「我們在市場上經常看到這種情況,流動性會吸引更多流動性,一旦這個飛輪轉動起來,通常就會持續加速下去。」
甲骨文的股價同樣反映出投資人日益加深的憂慮,自 9 月 10 日至本週三收盤,股價已下跌約三分之一。對此,甲骨文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
近期甲骨文的股價也反映出投資人日益增長的擔憂。隨著輝達財報利多消散,美股 AI 泡沫恐慌重燃,甲骨文 20 日股價再度單日暴跌了逾 6.5%,摔至今年 6 月以來的最低位。
值得強調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人認為這家擁有三項投資等級評級、約 6,200 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會在短期內出現債務違約。
市場押注的是:一旦投資人對 AI 的信心動搖,甲骨文的 CDS 價格可能進一步飆升,讓提前布局這些衍生性商品的投資人賺取可觀收益,並對沖在整體市場拋售中可能蒙受的損失。
甲骨文是目前美國人工智慧領域投入最大的企業之一,其與 OpenAI 和軟銀集團共同參與「星際之門」計畫——該計畫擬快速投入 5,000 億美元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作為該計畫的一部分,約 20 家銀行組成的財團正提供約 180 億美元專案融資貸款,用於在新墨西哥州建造資料中心園區,甲骨文將作為租戶入駐。
該公司也於 9 月發行了 180 億美元高評級債券,成為今年美國企業債發行規模最大的案例之一。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上月曾撰文預計,甲骨文調整後的債務淨額將從約 1000 億美元增至 2028 財年的 2900 億美元,增幅逾一倍,並建議投資者買入該公司五年期 CDS。
摩根大通策略師預計,未來幾年,企業可能為了 AI 相關投資而發行約 1.5 兆美元的投資級債券。其他市場,包括高收益債(垃圾債)與槓桿貸款,也將被與 AI 掛勾的債務大量淹沒。
目前,穆迪和標普已進一步接近將甲骨文公司的債券重新歸類為垃圾級。
摩根士丹利信貸分析師認為,甲骨文的長期債權人,可能正在購買其 CDS 來對沖他們對該公司的風險敞口,而其他人可能正在使用它們來表達對更廣泛的人工智慧資本支出主題的明確看法。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