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持續升溫,美國人壽保險公司正憑藉其龐大的退休金資產,成為科技公司數據中心建設資金的關鍵提供者。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年內,AI 基礎設施將面臨高達數兆美元的融資缺口,而壽險公司對長期、高收益資產的需求,使其成為填補這一缺口的理想買家,正在重塑傳統企業債券市場的規則。
在當前由 AI 驅動的數位化浪潮中,對運算能力和數據儲存的巨大需求,已將科技巨頭推向了一個全新的資金需求水平。傳統上以保守穩健著稱的美國人壽保險公司,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將數千億美元的資產,投入與 AI 數據中心相關的投資級債券市場。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預測,僅在未來一年,高評級債券市場就將吸收約 3,000 億美元與 AI 資料中心建設相關的債券發行量。這一趨勢意味著保險資金在信貸市場中的影響力達到歷史新高,成為推動信用市場流動性的主要動力。
這波 AI 熱潮對資金的需求遠超乎預期。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到 2028 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達到驚人的 3 兆美元。然而,科技公司預期的現金流僅能覆蓋其中的約一半,這留下了一個高達約 1.5 兆美元的巨大融資缺口。
為了彌補這一缺口,包括甲骨文 (ORCL.US) 、Meta(META.US) 和 Alphabet(GOOGL.US) 在內的多家 AI 領域主要參與者,已紛紛轉向企業融資市場,進行大規模債券發行。投資級公司債市場,作為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成為滿足這些天文數字般資金需求的關鍵平台。
美國壽險公司之所以成為 AI 相關債券的理想買家,源於其獨特的資產負債需求。隨著美國人口老齡化達到高峰,年金保險銷售額在今年前 9 個月達到創紀錄的 3,450 億美元,壽險公司需要大量期限長、收益相對較高的資產來匹配其長期退休金支付義務。
AI 數據中心的融資需求,特別是其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正好與保險公司對長期資產的需求完美契合。在過去兩到三年,美國壽險公司已成為信貸市場上最大的邊際買家,將投資等級公司債利差收窄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一位 Beach Point Capital Management 的結構性信貸部門主管指出,市場普遍樂觀地認為,如果這些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能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成功,就能賺取數萬億美元的利潤,因此對於多支付一點利息,他們毫不介意。
這種供需的深度匹配,正在促使傳統的企業債券市場接受更為複雜的融資工具,並延長債券期限。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公開的高等級債券市場已經「逐漸適應並接納與數據中心發展相關的非傳統融資工具。」
隨著保險公司對收益更高、規模更大且更複雜的金融產品接受度不斷提高,預計未來將有更多旨在為 AI 基礎設施提供資金的創新性發行活動出現。
然而,這種趨勢也為一般投資者帶來了新的評估挑戰。那些傳統上出於追求最低風險目的而選擇投資公司債的投資者,現在需要更謹慎地篩選市場類股。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