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周二 (28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本周訪問南韓期間,預計宣布與三星電子、現代汽車集團等南韓大型企業簽署多項人工智慧 (AI) 晶片供應合約,藉此擴大在南韓市場的布局。此舉被視為在美中科技競爭下,輝達積極強化與南韓科技與製造業鏈結的最新動向。
建立 AI 供應鏈合作 擴大在南韓影響力
報導指出,黃仁勳此行目標之一是深化與南韓企業的合作關係,鎖定三星、現代汽車與 SK 集團等南韓重量級企業,建立更穩定且長期的 AI 晶片供應合作。
知情人士透露,SK 集團計畫在南韓打造一座規模達 7 兆韓元 (約 49 億美元) 的 AI 資料中心,旗下包含半導體大廠 SK 海力士,未來將採用輝達晶片。
黃仁勳預料將在周五 (31 日) 於慶州舉行的 APEC 企業領袖峰會 (APEC CEO Summit) 登場前,正式公布上述合作內容,而他周二人在華盛頓主持開發者會議,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他亞洲行期間與黃仁勳會面。
針對相關合作,輝達與現代汽車均拒絕置評,三星與 SK 代表尚未對此回應。
美國政府亦預計於周三 (29 日) 與南韓簽署一項涵蓋 AI、量子運算、生物科技與 6G 無線技術的合作協議。美方官員透露,該協議旨在強化雙邊科技合作,但未透露具體參與企業。
南韓擴大 AI 算力投資 與輝達理念契合
輝達持續在全球推動「主權 AI」(Sovereign AI) 概念,倡議各國建立自身 AI 運算能力、降低依賴他國技術。
報導指出,南韓正計畫大幅提升本地 AI 運算能力,包含至 2030 年取得至多 20 萬顆高效能圖形處理器 (GPU),估計投入約 30 億美元。黃仁勳此行被視為與南韓擴大 AI 投資方向相契合,有助強化雙方合作機會。
目前全球 AI 基礎建設投資規模快速攀升,預期未來將突破 1 兆美元。各大企業正加速建置 AI 資料中心,包括 OpenAI、甲骨文 (ORCL.US) 等業者都在投入基礎架構建設。外界亦將此波投入與當年網路泡沫時期相比,因 AI 尚未出現明確的大眾化應用服務,但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尋找中國之外新市場 南韓戰略地位提升
報導指出,輝達大幅加強南韓關係,亦與其在中國市場受限有關。中國近期已要求企業停止採購輝達 RTX Pro 6000D,並不鼓勵企業與政府機構使用 H20 晶片。黃仁勳本月曾表示,輝達在中國的市占率已從巔峰時期的 95% 降至 0。
在此背景下,南韓具備全球記憶體供應鏈與半導體製造的重要地位,對輝達而言是具有策略價值的合作對象。川普預計於周四 (30 日) 在南韓 APEC 企業領袖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討論貿易議題,但是否涉及輝達對中出口問題仍不明朗。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