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OpenAI 周二 (28 日) 宣布已完成企業重組(Recapitalization),確立以非營利法人持有營利事業控股的架構,並正式敲定與微軟的最新合作協議,讓微軟成為 OpenAI 最大單一外部股東之一。這項協議也排除先前市場對雙方關係不確定性的疑慮。外媒並指出,OpenAI 目前估值來到約 5,000 億美元。
截稿前,微軟 (MSFT.US) 周二早盤股價上漲 2.61%,每股暫報 545.39 美元,市值暫報 4.06 兆美元。消息公布後,微軟股價周二上漲近 4%,反映市場對新架構的正面解讀。
完成重組、非營利持股逾 4 成 微軟持股約 27%
OpenAI 表示,其非營利實體現更名為「OpenAI Foundation」,持有 OpenAI 營利事業的約 1,300 億美元股權,未來將運用相關收益投入公益與研究。營利事業將改組為公共利益公司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名稱為「OpenAI Group PBC」。
依最新架構,OpenAI Foundation 持有營利事業 26% 股權,現任與前任員工及投資人合計約 47%。長期注資超過 130 億美元的微軟則持有約 27% 股份,估值約 1,350 億美元 (以完全稀釋換算後)。若排除近期募資輪,微軟先前持股約為 32.5%。
OpenAI 指出,非營利持股價值將隨 OpenAI 業務成長而升值,為其投入慈善及 AI 安全研究提供資金來源。OpenAI Foundation 將先行投入 250 億美元,支持醫療突破及 AI 韌性等領域。外媒補充,OpenAI 原於 2024 年曾考慮完全轉為營利公司,但遭外界與部分員工反彈,最後改為維持非營利控股權。
AGI 需第三方認證 合作模式更彈性、雲端綁約鬆綁
微軟同日宣布,OpenAI 同意額外採購 2,500 億美元 Azure 雲端服務,但微軟將不再享有 OpenAI 雲端採購的「優先拒絕權」(First right of refusal),未來 OpenAI 得與其他雲端供應商合作。
雙方合作模式也更具彈性:
• AGI 認定需外部驗證——若 OpenAI 宣告達成通用人工智慧 (AGI),須由獨立專家小組審核確認。在 AGI 正式獲認證前,雙方的收益分潤機制維持不變;通過後,微軟將不再分潤 OpenAI 營收。
• 技術授權延長且涵蓋 AGI 後時代——微軟取得 OpenAI 至 2032 年的技術存取權,涵蓋達成 AGI 後的模型與產品,但不包括 OpenAI 的消費性硬體。
• 合作開放性提高——微軟得以獨立或與第三方共同追求 AGI 研究方向,OpenAI 亦可與其他合作夥伴共同開發部分產品。
微軟強調,OpenAI 仍是其「前沿模型夥伴」(Frontier Model Partner),雙方將持續在先進模型上深度合作。
OpenAI 重組期間曾面臨監管與法律壓力,包括馬斯克指控其偏離慈善初衷的訴訟。最新協議的達成,被外界視為移除 OpenAI 邁向營利企業模式的最後障礙,有望重塑市場對其治理與商業化前景的信心。
微軟表示:「踏入合作新篇章後,雙方已比以往更能打造符合真實需求、具正面影響的產品與服務。」微軟預計將於周三 (29 日) 美股盤後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市場關注此協議是否影響其 AI 與雲端業務前景。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