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周四 (23 日) 報導,諾和諾德 (NVO.US) 董事會改組震驚市場,現任董事長和其他六名董事同時請辭,而前執行長 Lars Rebien Sørensen 獲提名接任董事長。
由於 Sørensen 已是諾和諾德大股東諾和諾德基金會主席,該基金會持有諾和諾德 28.1% 股權和 77.1% 投票權,若順利出任董事長,將進一步鞏固他對 Ozempic 和 Wegovy 等暢銷藥物製造商的影響力,一人身兼兩職也引發權力過度集中疑慮。而公司表示,此舉旨在加速這家與主要競爭對手禮來 (LLY.US) 在美國市場一較高下。
「諾和諾德王國的國王」
哥本哈根商學院教授 Kurt Jacobsen 曾撰寫諾和諾德歷史,他直言董事會改組「令人難以置信」。Sørensen 現在是「諾和諾德王國的國王」,「這是我在丹麥商界從未見過的權力集中。」
Jacobsen 警告 Sørensen 承擔巨大風險,「如果失敗,或公司未能改善業績和股價,一切都會回到他身上。」
諾和諾德和基金會拒絕置評。Sørensen 表示僅打算擔任董事長兩到三年,並辭去另一董事會 Novo Holdings 職位。
股價暴跌引爆改組
此次改組源於基金會 5 月罷免前執行長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將過去公司一年股價暴跌近 60% 歸咎於他。
一名前十大股東透露,在 Jørgensen 之前擔任執行長的 Sørensen,在他離職中具有影響力。Sørensen 則表示採取行動是因為董事會更新成員速度太慢,需要更多具美國市場經驗的董事。
熟悉諾和諾德的人士表示,現任董事長 Helge Lund 和六名獨立董事本周離職,似乎是因為無法與基金會合作。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新執行長 Mike Doustdar 並未推動董事會變革。其中一人形容:「Sørensen 是一名情緒化的人,經常在規劃前就行動,他將自己視為救世主。」
諾和諾德預計 11 月 14 日召開臨時股東會,正式選舉新董事長和董事。基金會也表示打算明年再任命兩名董事。
投資人反應兩極
Bellevue Asset Management 醫療保健基金經理 Paul Major 表示,基金會也應為未能適應美國市場變化負責。在美國,諾和諾德對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的關注較慢,這是關鍵發展,因為越來越多消費者自費購買肥胖藥物。
「基金會和 Sørensen 必須為諾和諾德的問題承擔部分責任,」Major 說。他形容 Sørensen「在他的時代是偉人」,但「功過參半」。
不過部分投資人和分析師樂見變革。丹麥股東協會主管 Mikael Bak 透露,該協會今年春季股東會上就曾質疑 Lund 是否具備足夠能力支持執行長。他認為董事會出事並不意外,但過程太過戲劇化,希望盡快恢復正常治理。
德國資產管理公司 Flossbach von Storch 醫療保健分析師 Eugen Uretzki 也支持這次改組,認為凸顯出諾和諾德轉型的迫切性。
丹麥模式受質疑
此次改組引發對基金會控制公司角色的質疑,這是樂高、嘉士伯和馬士基等丹麥企業採用的模式。
哥本哈根商學院公司治理中心主任 Kasper Meisner Nielsen 表示,這些變化「激烈」,通常只發生在「深度危機」的公司。由前執行長擔任董事長可能降低董事會獨立性。
丹麥財經報紙 Børsen 編輯 Niels Lunde 對權力集中態度明確:「丹麥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公司實際上由一個人控制,他聲稱比那些離職的備受尊敬領導者更懂營運。在丹麥商界高層,每個人都對這場悲喜劇搖頭,但沒人敢挑戰 Lars Rebien Sørensen,所以他們保持沉默。」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