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周二 (21 日) 引述亞馬遜(AMZN.US) 內部文件指出,自動化轉型或助公司不用增加人員即可提升出貨量,而亞馬遜隔日也迅速發布機器人及配送技術宣傳,以更樂觀基調回應,且不僅展示可連接 AI 的擴增實境 (AR) 智慧眼鏡、司機虛擬實境 (VR) 培訓,還公開了 10 款已經應用或測試中的機器人。
亞馬遜宣傳重點聚焦兩款技術,一是名為 Blue Jay 的機器人,定位為「協助員工完成取放搬運任務的幫手」,能處理亞馬遜 75% 的存儲物品,打算成為當日達配送站的核心技術。這項新一代多功能倉儲機器人系統基於 AI、數位孿生及既有機器人資料開發,僅用一年多便實現多機械臂協同作業,將原分散的三處工作站整合為流暢空間,同步完成揀選、存放與整合。
二是 AI 智能體系統 Project Eluna,被描述為「額外團隊成員」,整合歷史與即時數據,預估瓶頸並給出調度建議,可減輕員工認知負擔並優化分類流程。
對於紐時報導稱到 2027 年,自動化將使亞馬遜在美國避免增聘超過 16 萬人、相當每單節省約 0.3 美元,亞馬遜則回應相關文件片面,不代表整體招募策略,並重申自動化以提升安全與創造更高價值職位為本。
根據《The Verge》報導,亞馬遜機器人部門技術長 Tye Brady 強調「焦點是人」,重申公司過去十年在美國創造崗位最多,並宣布假日季將招聘 25 萬人。
但亞馬遜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 早前致員工信提及,自動化恐致部分職位縮編、部分擴張,長期看 AI 提效恐讓總體員工數減少。
紐時分析指出,賈西推動的降本策略正透過更少員工處理更多倉儲物,員工角色轉向照顧機器人。這場自動化與就業的平衡術,隨著科技落地與招募動作同步展開,持續引發關注。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