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二 (22 日) 遭遇猛烈拋壓,現貨金價(XAUUSDOZ) 單日重挫超 5%,白銀 (XAGUSDOZ) 更暴跌 8%,但若拉長視角,貴金屬仍是今年以來華爾街最耀眼的「超級明星」,風頭甚至蓋過 AI。
今年來,黃金累計上漲逾 60%,這一漲勢在美股科技浪潮中格外醒目,那斯達克 100 指數同期漲超 19%,標普 500 指數攀升 14%,均創歷史新高,AI 龍頭輝達股價年內也只有上漲 34%。
貴金屬之所以逆市狂飆,Aptus Capital Advisors 股票主管 David Wagner 認為是市場對黃金的認知已徹底轉變,黃金不再只是對沖貨幣風險的工具,更因「貨幣貶值」交易興起,被投資者視為稀缺硬資產。
所謂「貨幣貶值」策略,即透過增持黃金對沖政府借貸與印鈔所導致的美元走弱。
當前全球債務高漲加上通膨侵蝕購買力,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追逐中,黃金成為避險首選。
黃金漲勢的深層推手始自 2022 年地緣衝突引發的儲備革命,當年西方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存底後,多國央行加速減持美元、增持黃金,趨勢延續至 2023、2024 年。
此外,今年來川普推行「對等關稅」加劇貿易不確定性,加上美元因政策搖擺持續走軟,海外買家加速轉向黃金。
Wagner 還說,2022 年後拋售黃金的散戶與機構,如今見價格飆升又紛紛回歸,黃金 ETF 持倉量激增便是明證。
另據德意志銀行數據,今年第二季黃金佔全球儲備資產比例已達 24%,創 1990 年代末期新高。
展望後市,機構分歧顯現。One Point BFG Wealth Partners 投資長 Peter Boockvar 認為,金銀短期漲幅過大也許需要休息調整,但長期仍具配置價值。
Baird 策略師 Ross Mayfield 則更傾向 AI 交易的持續性,因其有獲利增長、技術迭代等多重動力,而黃金的「已知變量」屬性限制了上行想像空間。
不過,堅定多頭仍佔主流。Navellier & Associates 創辦人 Louis Navellier 強調,全球多國對央行與政府的信任危機,正成為金價新引擎。「利率崩塌與通貨緊縮擔憂下,各國央行被迫降息,黃金作為『混亂避風港』的屬性將被反覆驗證。」
Navellier 還說,即便美股強勢,黃金仍將繼續攀升。
從地緣衝擊到儲備重構,從貨幣貶值焦慮到 AI 浪潮分流,黃金的「超級週期」既反映全球金融體系的深層變革,也印證了硬資產在不確定性時代的不可替代性。儘管短期波動加劇,但黃金作為「終極避險工具」的地位,已被華爾街重新定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