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業預估,美國關稅造成的額外成本,今明兩年總計將超過 350 億美元。但隨著新貿易協議陸續達成,許多企業正調低對關稅成本的預測。
根據路透社對 7 月 16 日至 9 月 30 日的數百份公司報表、監管文件和財報電話會議的分析,全球企業預估今年財務衝擊總額在 210 億至 229 億美元,明年則接近 150 億美元。
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將美國關稅提高到 1930 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川普也經常威脅要加徵更多關稅。然而總體而言,困擾許多企業的迷霧正在消散,企業高層因此能夠預測成本並制定計劃,包括一些價格上調措施。
今明兩年合計逾 350 億美元的關稅成本,較 5 月統計的 340 億美元略為增加。增幅主要來自日本汽車大廠豐田預估的 95 億美元損失。美國與歐盟及日本敲定貿易協議後,許多企業已下調先前最壞情況預測。
美歐達成貿易協議後,法國烈酒商人頭馬君度(Remy Cointreau)與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雙雙調降關稅衝擊預估;Sony 也在美日敲定協議後,下砍預測。
國際商會(ICC)副秘書長威爾森(Andrew Wilson)表示:「我覺得大家都有這種感覺,一些雙邊貿易協議讓形勢暫時穩定下來,但變數仍然複雜。」
承受關稅最大衝擊的公司,大多依賴未與美國簽貿易協議的國家。Nike 近日將關稅影響預測從 10 億美元上調至 15 億美元,該運動用品巨擘高度依賴越南等亞洲國家供應商。
歐洲廚具製造商 Tefal 也下調獲利預期,原因是關稅導致需求疲弱。瑞典快時尚巨頭 H&M 也警告,美國進口關稅大幅壓縮他們的獲利率。
路透社追蹤數據顯示,企業最常提到的關稅影響是價格上漲。
包括福特汽車 (F.US) 、斯泰蘭蒂斯 (Stellantis)(FCAU.US)、 福斯 (FOX.US) 和豐田在內的汽車製造商,總共報告了數十億美元與關稅相關的成本。例如,福特預計累積影響將達到 30 億美元。
儘管如此,隨著川普轉向對美國汽車生產提供大幅關稅減免,這可能有效地消除許多曾衝擊頂尖汽車公司的成本,汽車製造商和汽車零件供應商之間的樂觀情緒有所回升。
製藥商也開始推出與美國關稅豁免掛鉤的藥品定價和製造交易。輝瑞 (PFE.US) 和 阿斯特捷利康 (AZN.US) 已率先行動,預計其他公司也將跟進。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