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7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增幅大超預期,創下三年來最大單月增幅,顯示批發端通膨壓力再度抬頭,可能影響聯準會 (Fed) 下月的降息步調。數據公布後,美股期貨走低、短天期美債殖利率上揚,市場對 9 月降息的押注略有降溫。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周四 (14 日) 公布數據,7 月 PPI 月增 0.9%,為 2022 年 6 月以來最大漲幅,高於市場預期的 0.2% 及 6 月的零成長;年增率達 3.3%,創下今年 1 月以來最大漲幅。
7 月核心 PPI(剔除食品與能源) 月增 0.9%,也遠高於預估的 0.3%;若再進一步剔除貿易服務,核心 PPI 月增 0.6%,是 2022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幅;按年來看成長 3.7%,也遠超市場預期的 2.9% 與前值 2.6%。
服務業通膨成主因 關稅成本推高利潤率
觀察報告細項,服務類成本單月上漲 1.1%,同樣創 2022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幅,對整體 PPI 的推升貢獻逾七成。其中,批發與零售貿易服務利潤率跳升 2%,主要來自機械與設備批發利潤率大增 3.8%,占服務類漲幅的 30%。此外,投資組合管理費用暴增 5.8%,航空客運服務價格上漲 1%,旅宿服務、汽車零售及貨運價格亦同步走高。不過,醫院門診價格下跌 0.5%,家具零售與能源管道運輸價格亦見下滑。
商品價格方面,最終需求商品價格上漲 0.7%,其中食品價格占漲幅的 40%,主因新鮮及乾燥蔬菜價格飆升 38.9%;肉類、柴油、噴射燃料、有色金屬廢料及鮮蛋價格也有上漲。能源項目中,汽油價格下跌 1.8%,部分禽肉製品及塑膠原料價格亦走低。
分析指出,關稅衝擊導致進口成本上升,部分企業調整商品與服務售價以避險成本,反映在批發端的利潤率顯著上揚。CalBay Investments 的 Clark Geranen 表示,近期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相對溫和,顯示企業先前吸收了關稅成本,但 PPI 數據顯示企業可能開始轉嫁成本,未來或對消費端通膨造成壓力。
政策與市場影響:降息預期遭考驗
PPI 雖非 Fed 的主要通膨指標,但部分組成項目將計入其偏好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因此市場對其高度關注。此次 PPI 中,航空客運服務及投資組合管理費用大幅攀升,與近期股市上行有關,健康照護相關類別則相對疲弱。
在本周稍早 CPI 數據符合市場預期後,投資人一度幾乎完全押注 Fed 將於 9 月降息。然而,批發端物價的強勢反彈讓部分決策者可能重新評估降息節奏。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數據公布後,9 月降息機率從 100% 降至約 90%。
市場方面,標普 500 指數期貨下跌約 0.4%,2 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升至 3.69%,美元指數盤中震盪。分析人士認為,若關稅效應只是一次性調整,通膨壓力或許不會持續,但若成本轉嫁加劇,Fed 在下半年面臨的政策取捨將更為艱難。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