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周二 (29 日) 報導,Meta (META.US) 急於跟進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的技術,卻推出讓開發者大失所望的 Llama 4。執行長祖克柏決定砸重金重組 AI 部門,挖角頂尖人才,甚至考慮放棄行之有年的開源策略。這場 AI 競賽挫敗迫使 Meta 全面檢討與 OpenAI 的對抗策略。
Meta 向來善於借鑑對手創新,但今年急於模仿中國 AI 實驗室技術的策略卻大翻車,迫使公司徹底檢討 AI 發展路線。
消息人士透露,為了跟上中國新創 DeepSeek 的腳步,Meta 推出新版 Llama 4 AI 模型,沒想到第三方開發者反應冷淡。用戶回饋差到讓祖克柏決定砸重金改組 AI 部門,目前仍在評估更多策略調整。
因中國 DeepSeek 亂了陣腳
這場風波起於今年 1 月,中國開源 AI 模型 DeepSeek R1 的橫空出世讓 Meta 措手不及,公司被迫重新檢視 Llama 的核心架構。
DeepSeek 的 R1 採用「專家混合」(MoE) 架構,就像 OpenAI 的 o1 系列,擅長處理解數學或寫程式這類複雜任務。反觀 Meta 過去的 Llama 都是「密集型」模型,雖然效能較低但開發者容易上手整合。
DeepSeek 開源版本一推出就震撼業界,因為它的訓練和運行成本看起來比競爭對手便宜許多。Meta 高層認為找到了製造高效 MoE 模型的訣竅,有望一舉超越 OpenAI。
策略急轉彎反而栽跟頭
雖然 Meta 內部有聲音主張 Llama 4 應該沿用密集型架構,公司最終還是選擇跟風 MoE 路線。Meta 今年 4 月先推出兩個小版本,預告「重量級版本」稍後登場。
問題是新架構根本不受開發者青睞,他們原本期待看到 Llama 3 的進化版,結果卻是個難以駕馭的新玩意。知情人士指出,Llama 4 面對中國其他開源模型也沒展現明顯優勢。
重金挖角組夢幻團隊
Meta 從 6 月開始展開 AI 人才搶奪戰,先是挖來 Scale AI 執行長 Alexandr Wang 擔任首席 AI 長,負責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由 Wang 和前 GitHub 執行長 Nat Friedman 共同主導,Friedman 6 月也加入 Meta,還帶來事業夥伴 Daniel Gross。Gross 先前是 AI 新創 Safe Superintelligence 執行長,Meta 曾想併購這家公司但被共同創辦人 Ilya Sutskever 打槍。
Meta 更從 OpenAI、蘋果、Google 等對手那裡挖來一票頂尖研究員,前 OpenAI 研究員趙盛佳(Shengjia Zhao),並任命他為新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開源政策大轉彎?
Meta 高層和新來的明星團隊正在質疑公司行之有年的開源 AI 策略,甚至考慮取消「重量級版本」發布,改為開發不對外公開的專屬模型。
面對外界質疑,Meta 發言人強調「開源 AI 立場沒有改變」,並承諾「持續推出領先的開源模型」。不過話鋒一轉又說,公司「過去也不是什麼都公開,未來會繼續開發開源和封閉模型」。
儘管 AI 路線跌跌撞撞,Meta 的網路廣告本業依然獲利豐厚,投資人期待這波 AI 軍備競賽最終能帶來回報。祖克柏 7 月宣布將投入「數千億美元」打造 AI 運算基礎設施,顯示對長期布局的決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