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最新分析報找指出,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 2040 年,其市場價值有望飆升至 1.2 兆美元。該報告中更點名了包括輝達 (NVDA.US) 、高通 (QCOM.US) 和卡特彼勒(Caterpillar)(CAT.US) 在內的多家公司,預計它們將從這一顛覆性趨勢中顯著受益。
美銀分析師指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日趨成熟,超過 20 檔股票有望從中獲益,涵蓋了從感測器和晶片製造商到保險公司等多元領域。其中,美國第二大汽車保險公司 Progressive 也榜上有名,顯示自動駕駛的影響力正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報告特別強調了硬體巨頭輝達和高通,以及感測器和晶片製造商 Aptiv 和 Mobileye 等「汽車大腦」製造商的成長前景。這些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人工智慧晶片和感測器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
例如,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Waymo、亞馬遜(Amazon)的 Zoox 以及特斯拉(Tesla)等在美國推出機器人計程車的公司,都已採用輝達的晶片,這無疑證明了其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進一步闡述了這一願景。他指出,除了人工智慧這一核心驅動力,機器人技術將是輝達最具發展前景的市場,並預測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該技術首個主要的商業應用領域。
黃仁勳強調:「輝達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多增長機會,而其中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是最大的兩個,代表著數兆美元級別的增長機會。」
他補充道:「我們很久以前就不再把自己僅僅看作一家晶片公司了。輝達正在朝著這樣一個目標努力:未來將有數十億個機器人、數億輛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數十萬個機器人工廠,它們都可以由英偉達的技術提供動力。」
美銀報告還擴大了自動駕駛的範圍,指出其機會不僅限於乘用車。美銀的榜單上還包括了與 Waymo 合作的優步(Uber)和日本豐田,以及中國的小鵬、小馬智行和百度等公司。分析師進一步預計,自動駕駛的應用將擴展到農業設備製造商,如卡特彼勒和迪爾(Deere & Co.),以及貨運、物流和公共交通領域。
報告總結道:「到目前為止,這項技術的大部分注意力和部署都集中在汽車上。但其他類型的公路和非公路自動駕駛汽車也開始出現,這表明任何移動的東西都可能被設置為自動化,這極大地增加了這種顛覆性技術的潛在市場和潛力。」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