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投資增速放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投資主體看,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投資收益下降,市場經營主體投資方面決策趨於謹慎。表現在企業盈利能力偏弱、民間投資放緩,影響投資增長。從結構因素看,房地產投資在整個投資當中佔比較高,房地產行業調整對投資增速下拉作用比較明顯。此外,部分行業投資增長動能不足在客觀上也影響投資增速。
付淩暉指出,儘管投資增速在放緩,但投資結構在優化。表現在製造業投資持續增長。傳統製造業改造升級積極推進,新興製造業發展壯大,支持製造業投資增長。首十個月製造業投資按年增長2.7%,增速快於全部投資,佔全部投資比重達25.6%,比去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部分高端行業投資力度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帶動部分高技術行業投資較快增長。首十個月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投資按年增長19.7%,訊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2.7%。綠色轉型相關投資增勢較好。能源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清潔能源相關投資保持較快增長。首十個月太陽能、風力、核力、水力發電投資合計按年增長10.4%。
相關內容中國10月出口按年跌1.1%,較之前的8.3%大幅下滑。預測為3%。
他認為,中國投資潛力和空間依然巨大。對於投資增速的變化需要客觀全面的認識,不能僅看當前,更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未來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投資空間依然巨大。從產業發展看,築牢實體經濟根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需要不斷增加投資。從區域發展看,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和鄉村全面振興,也需要持續加大投入。從民生保障看,教育、醫療、住房、基本公共服務等民生「補短板」投資仍需發力。
下階段,要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繼續優化投資結構,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動投資健康發展,更好發揮投資在擴內需、優供給、惠民生方面的關鍵作用。(jl/da)
AASTOCKS新聞